孩子做錯事了,其實心里很忐忑,他們內心也知道不對,但他們更希望得到理解,所以首先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幫孩子找出原因,而不是一來就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通大罵,他們要時刻感受父母的包容和愛,這樣他們才會愿意去反思自己到底錯在哪兒?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會知錯就改。
其實,孩子犯錯了,家長要沉得住氣,不要著急發(fā)火,不打不罵,就直接讓他們自食其果,嘗嘗這樣做的后果,然后再跟他們簡單溝通,其實這樣孩子才會主動接受,才會認識到自己是真的錯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家長什么也不說,孩子也會馬上改正的。
當孩子犯錯了,家長要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孩子雖然一時倔強,但其實是會聽道理的,錯誤引起的后果,可以讓孩子見識見識,幫他分析,并引導他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這樣的溝通方式,孩子很快就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非常樂意的改正。
勇于承擔責任的孩子是受歡迎的,這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傳達給孩子的思想。當孩子做錯事后,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是由于自己的過失才造成這樣的后果。但錯誤不是不可挽救的,可以讓孩子提出一些可行的補救辦法,以增強孩子的責任感。一味的指責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不僅要注意孩子的言語上的道歉,更要讓孩子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想法,讓孩子有愿意承擔責任的勇氣。
孩子犯錯后,家長不可聽之任之,除了讓孩子明白錯誤的原因及補救方法外,還應該根據(jù)錯誤的嚴重程度給予孩子必要的懲罰。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后必須承受后果,從而牢記教訓。家長可以通過目光注視、遠離孩子、拿走孩子的玩具等懲罰措施,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生內疚,從而減少再次犯錯的行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主動道歉后,家長也應該給予適當?shù)谋頁P,讓孩子明白知錯能改的行為是父母所希望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