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1:用雙氧水清潔傷口
許多父母覺得雙氧水在傷口表面的泡泡是在清潔寶寶的傷口,其實,雙氧水對于傷口的一些愈合細(xì)胞來說是有毒性的,對于寶寶的皮膚來說有害。如果要清潔寶寶的傷口,最好使用純凈水,或者到藥房買一些含鹽類的消毒藥水。
誤區(qū)2:傷口流膿表明發(fā)炎
在傷口結(jié)痂之前,傷口滲出一些黃色的膿汁是正常的,這表明了身體正在盡量讓傷口表面形成一層痂從而保護傷口。但是如果傷口的痂形成以后,還是有膿汁滲出的話就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炎癥的癥狀。
誤區(qū)3:傷口應(yīng)該暴露
在傷口或者痂上面使用繃帶包裹的話有助于保持其清潔。同時還能夠防止寶寶用手指抓撓,避免手接觸到傷口從而引起炎癥等,建議每天更換一次繃帶。
誤區(qū)4:發(fā)癢說明傷口在愈合
雖然傷口周圍的皮膚開始愈合的話皮膚會有點癢,但氧也可能是對藥膏過敏,因此家長需要多加分辨。
誤區(qū)5:快速把繃帶撕下
如果將傷口上的膠布撕下過快的話可能會引起傷口的再次撕裂。應(yīng)該慢慢地將膠布順著毛發(fā)生長的方向撕下來,如果膠布很難撕下來的話,可以嘗試用酒精或者水在膠布的周圍輕拍,令粘合物有所松散。
1.清潔
臟污的傷口一定要用生理鹽水或煮過的溫開水清洗干凈,但如果傷口很干凈就不用清洗。
2.止血
將紗布按壓在傷口上10分鐘,多數(shù)都能達(dá)到止血之效,倘若血液噴射而出,就表示已傷到動脈,必須立即就醫(yī)。
3.消毒
較臟的傷口用清水沖洗即可,止血后擦上碘消毒。
4.包扎
較臟、較深、有分泌物的傷口,宜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并包扎后送醫(yī)請醫(yī)師處理,干凈的傷口則不需要包起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