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夏天最熱的一個時間段,因此也被大家認為是陽氣最重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進行身體的調理和疾病的治療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祛濕氣,因此也就出現了三伏貼。關于三伏貼其實仲漢方就有先關的記載,認為三伏貼具有祛除寒濕、扶陽驅邪、行氣活血等功效,所以是適合大多數人進行使用的。
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天氣比較濕寒,所以導致人體內的濕氣比較重,一旦濕氣比較重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而夏天的三伏天是最熱的階段,就是非常好的調理身體的時機,使用三伏貼找準相應的穴位就能夠幫助治療冬天的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冬病夏治”,并且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三伏貼針對不同的疾病所采用的配方以及敷貼的位置都是不同的,因此大家最好是在醫(yī)生的專業(yè)指導下進行使用,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避免加重病情。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小兒三伏貼貼敷部位圖:
1、神闕穴
濕氣重的人體內的濕氣大多都集中在脾、胃,所以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需要圍繞腹部以及脾胃經穴位,這樣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調理和治療效果。最好就是將三伏貼貼神闕穴,也就是我們的肚臍,可以起到健脾胃、去除濕氣的作用。
2、中脘穴
中脘穴其實就是我們的肚臍上方的位置,這個位置是我們胃部的一個透射點,將三伏貼敷貼在這個穴位上就能夠對其產生一定的刺激,進而促進胃部功能的運作,進而幫助濕氣的排出。
當然不同的疾病使用三伏貼敷貼的穴位都是不同的,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相應的穴位進行敷貼,這樣才能夠有較好的效果,否則不僅無效,嚴重的甚至還會加重病情。為了避免影響效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各種疾病三伏貼的敷貼穴位對應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當然不同的疾病使用三伏貼敷貼的穴位都是不同的,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相應的穴位進行敷貼,這樣才能夠有較好的效果,否則不僅無效,嚴重的甚至還會加重病情。為了避免影響效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各種疾病三伏貼的敷貼穴位對應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消化系統(tǒng)疾病: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加上上脘、三陰交
2、泌尿系統(tǒng)疾病:三陰交、腎俞、膀胱俞配上關元、命門
3、兒科疾病:脾俞、關元、足三里、涌泉和配穴肺俞、膏盲、膈俞
4、風濕及類風濕:肝俞、陽陵泉、懸鐘、大抒、足三里、三陰交、脾俞
5、慢性腰腿痛:陽陵泉、懸鐘、血海、關元、命門
6、皮膚病:血海、曲池、外關、內庭、膈俞
7、婦科疾病:中極、歸來、三陰交、命門、足三里
8、男科疾病:腎俞、命門、三陰交、關元、足三里、三陰交
以上就是常見的一些疾病三伏貼的使用方法和敷貼的具體穴位和位置,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但是最好還是找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三伏貼的配伍,然后在指導下進行敷貼,這樣效果更佳顯著。
三伏貼一共貼幾個位置
三伏貼其實是非常傳統(tǒng)的中醫(yī)養(yǎng)生療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夠根據具體的疾病進行藥物的配伍然后在相應的穴位進行使用,主要的作用就是冬病夏治。大多數有癥狀的患者在使用之后都會非常明顯的效果,所以還是非常值得使用的。
三伏貼一共需要貼幾個位置這是不確定的,一般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決定的。另外需要知道的是,三伏貼是需要長期進行使用的,一般一個三伏天就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之后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Tips:
當然由于每個人的病情嚴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敷貼的數量以及使用的效果都是不同的,一般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方案,大家只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即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