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以發(fā)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為共同的表現(xiàn),是兒童非常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對于家長,首先要了解癥狀表現(xiàn),針對癥狀進(jìn)行前期護(hù)理
1.鎮(zhèn)靜:小兒肺炎有煩躁不安或驚厥的寶寶,開始用鎮(zhèn)靜藥,如苯巴比妥、安定等。
2.退熱:小兒肺炎有發(fā)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如冰袋等。
3.糾正酸中毒:小兒肺炎有呼吸性酸中毒者,主要靠改善通氣糾正,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可酌用堿性液。
4.及時糾正低血糖或低血鈣。
5.止咳:小兒肺炎有咳喘者,可喂服小兒止咳糖漿等,或遵醫(yī)囑,不可隨便使用強(qiáng)力鎮(zhèn)咳劑。
1.翻身和體位引流:合理的體位對分泌物排出至為重要。根據(jù)病情每2~4小時翻身一次,如有肺不張時,可將有肺不張的一側(cè)位于上方側(cè)臥位,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2.叩背:用帶邊的奶嘴或軟面罩,用腕力輕叩,頻率200次/分,叩打前胸、腋下、肩胛間和肩胛下左右共8個部位,每個部位叩1~2分鐘。
3.吸痰:每次翻身拍背后應(yīng)吸痰,無菌操作,從口咽部開始,然后再吸凈鼻腔內(nèi)分泌物,每次20秒鐘
4.霧化吸入:可使氣管內(nèi)分泌物稀釋,容易排出,霧化液可用1/2張液(蒸餾水與生理鹽水各半量),每日不超過10ml/kg,加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痰易凈及抗生素。
小兒肺炎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情況,特別是早產(chǎn)兒更容易導(dǎo)致呼吸困難,所以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為:酌情采用鼻管、口罩或頭罩給氧。鼻管氧流量0.5L/min,口罩氧流量1~2L/Min,頭罩氧流量5~8L/min,以維持動脈血氧分壓8~11Kpa或青紫消失。如不能糾正低氧血癥,可應(yīng)用持續(xù)氣道正壓呼吸(CPAP)
抗生素的抗菌殺菌作用是非常好的,可高效抑制肺部的炎癥。
針對病原菌選擇用藥。常用抗生素為青霉素、氨芐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及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重癥感染可選用頭孢類抗生素。對于細(xì)菌不明確的肺炎,應(yīng)根據(jù)病情選擇廣譜抗生素,聯(lián)合用藥(其中一種應(yīng)偏重于革蘭氏陰性菌藥物)。
注意:剛出生的小嬰兒盡量不要使用抗生素
小兒肺炎治療不完善,可能導(dǎo)致心力衰竭,膿胸或膿氣胸等并發(fā)癥,那么該如何進(jìn)行治療呢
1.心力衰竭:采用快速毛地黃制劑。地高辛飽和量0.03~0.04mg/kg,首劑為飽和量的1/3~1/2,余量分2~3次,間隔4~8小時給藥。飽和后12小時可給維持量,維持量為飽和量的1/5,每日分2次給予。同時限制液量及應(yīng)用速尿等治療。
2.膿胸或膿氣胸:立即抽膿或空氣,并考慮閉式引流術(shù)。
中醫(yī)治療肺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內(nèi)服相應(yīng)的藥物。對于內(nèi)熱外寒、溫邪犯肺、燥邪傷肺、濕熱郁肺等情況,中醫(yī)都能很好的解決,分以下幾種類型治療:
1.里熱外寒 證見鼻塞流涕,惡寒無汗,咳喘較重,苔白,脈浮數(shù),此乃肺氣被遏、不得宣降。治宜清熱散寒、宣肺定喘,用麻杏甘石湯加味:麻黃3克、杏仁6克、生石膏9克、甘草3克、生桑皮9克、炙枇杷葉9克、前胡3克,水煎服。如喘急加地龍6克、葶藶子6克。
2.溫邪犯肺 證見高熱神昏,鼻干無涕,頻咳少痰,苔薄黃,脈洪數(shù)。治宜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銀翹散加味:銀花12克、蒲公英18克、大青葉12克、葦根9克、竹葉9克、牛蒡子9克、杏仁6克、魚腥草9克、甘草3克、羚羊粉0.5克(沖服)??戎丶咏酃?克、炙枇杷葉9克;口渴重者加花粉9克、元參9克。
3.燥邪傷肺 證見唇、舌、鼻均干,干咳少痰,痰粘難以咯出,咽喉干痛,口渴,舌紅,脈數(shù)。治宜養(yǎng)陰清燥、潤肺止咳,桑杏湯加減:沙參6克、杏仁6克、川貝6克、桔梗6克、全石斛9克、甘草3克、胖大海9克、花粉6克,梨皮為引。燥甚者加青果9克、麥冬9克。
4.濕熱郁肺 證見胸滿痰阻,鼻翼扇動,喉中痰聲重濁,苔厚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肺開郁、滌痰祛濁,
千金葦莖湯合貝母瓜蔞散加減:葦根9克、冬瓜子9克、生苡仁9克、生桑皮9克、瓜蔞6克、杏仁6克、浙貝9克、萊菔子9克、天竺黃3克。痰吐不爽者加半夏3克、竹茹6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