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痱子是可以打預防針的。寶寶長痱子并不會引起發(fā)燒、腹瀉等癥狀,所以打預防針不會印象疫苗效果。
打預防針需要提前做五項準備:
1、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確保孩子接種前沒有出現發(fā)燒、腹瀉、過敏、寶寶長牙發(fā)燒等疾病。
2、帶上預防接種證,不要折疊和損壞,以便接種門診打印或登記接種信息。
3、 給寶寶換上柔軟、寬松的衣服。
4、保證寶寶的飲食和正常休息,因為饑餓和過度疲勞時接種疫苗,容易發(fā)生“暈針”。
5、 認真閱讀告知單上的內容,咨詢了解寶寶將要接種的是什么疫苗,能預防什么病,有哪些接種禁忌,接種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和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溫馨提示:一定要如實告訴接種醫(yī)生寶寶的健康狀況。
1、如寶寶患病史,有無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史,上次接種同種疫苗后的反應情況,寶寶及其家人的免疫系統(tǒng)是否有問題;
2、近期是否使用過免疫球蛋白或輸血,現在是否有發(fā)熱或出疹、拉肚子等,以便醫(yī)生判斷是否給寶寶接種疫苗。
3、家長應主動向接種醫(yī)生索取當地接種單位或疾控機構的聯(lián)系方式,萬一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獲得幫助和反饋信息。
寶寶打預防針是用來預防多種疾病的,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打預防針,有很多情況下,寶寶是不能打預防針的。
以下幾種情況不能打:
1、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種疾病引起發(fā)熱的小兒,若此時打預防針,會使小兒體溫升高,或誘發(fā)和加重疾病。
2、患傳染病后正處于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過檢疫期的小兒。若此時打預防針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小兒,打預防針后易發(fā)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易產生過敏反應。
4、有癲癇和驚厥史的患兒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發(fā)生暈厥、抽筋和休克等。有嚴重佝僂病的不宜用小兒麻痹糖丸。
5、患急慢性腎臟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以及病、化膿性皮膚病和化膿性中耳炎的小兒,打預防針后可出現各種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響病兒的康復。
必須指出的是,小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只要以及功能好的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6、打預防針期間,若小兒處于不舒服,有嘔吐、腹瀉和嚴重的咳嗽等癥狀時,在征得醫(yī)生同意后,可暫時不打預防針,待癥狀好轉后再補打。
1、溫度控制
濕熱的環(huán)境特別容易長痱子。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可通過空調、風扇等設備改善室內高溫、濕熱環(huán)境,室溫最好保持在25℃左右,濕度也別超過60%,但要注意不要讓風直吹孩子。
2、飲食清淡
給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營養(yǎng)適當,可多補充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品,飲食中還應補充適量鹽分。要讓孩子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例如多喝些綠豆湯、冬瓜湯、絲瓜湯、菊花水,多吃西瓜等水果,起到清熱祛暑作用。
3、穿著輕薄
孩子夏季服裝要輕薄、柔軟、寬大一些,最好是吸水和透氣好的純棉織物,以減少衣服對皮膚的刺激,有利于身體熱量的散發(fā)。因為天熱孩子愛出汗,如果衣服過于緊身,汗液就來不及排出和蒸發(fā),就會堵塞汗腺孔,痱子也就跟著出現了。
4、勤洗澡
及時擦汗,如果孩子活動出汗,要立即用柔軟紙巾或毛巾擦拭干凈,尤其是頸部和胳膊、腿部關節(jié)等容易堆積汗液的地方。勤洗澡,洗澡不但能清潔皮膚,還有利于排汗。
天氣炎熱時要保證每日給孩子用溫熱水洗浴2—3次。不要用熱水或涼水,要用溫水。不要用刺激性的堿性肥皂。洗澡后要立即擦干。
切忌大汗之后馬上用涼毛巾擦或用冷水沖洗,因為突然的冷刺激會使寶寶汗腺孔收縮,汗液不能排出,反而容易產生痱子。
最好將芙蓉花葉子、荷葉、苦瓜心和蘆薈葉子混合在一起給孩子熬著洗澡,這樣防痱的效果更佳。
5、樹陰下玩耍
帶孩子做戶外活動時,不要在強烈太陽光下玩耍,應避開夏季最炎熱的時間段,宜選擇氣候涼爽的早晚在樹陰下玩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