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把尿最好時間是在寶寶1歲半到2歲之間。
原因:
相對來說,1歲半至2歲,寶寶心理和生理器官發(fā)育逐漸成熟,如寶寶的膀胱具備控制能力,具備了訓練大小便的基礎(chǔ),能夠聽懂和配合媽媽的抱姿與口語提示(如尿尿、噓噓聲等),媽媽可以給寶寶兒把尿,并適時地做出示范。
注意:
在中國,很多媽媽早早地希望通過把尿來進行把尿訓練,實際上,媽媽不適宜給1歲前的寶寶把尿,因為這時候給寶寶把尿,會引發(fā)寶寶多種傷害。
寶寶把尿時間的兩種說法:
1、 國內(nèi):專家認為,最好在寶寶15個月后再進行把尿,太早的可以訓練會影響寶寶性格和身體的發(fā)育。當然,如果寶寶在尿尿方面比較有規(guī)律,也可以早些試試。
2、 國外:西方兒科醫(yī)學界主流觀點則是:寶寶2歲,再開始大小便訓練比較好。
原因:
1、寶寶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fā)育成熟,而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chǔ)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2、大部分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膀胱才能發(fā)育得能憋住尿了,才能明白自己必須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并會提前告訴媽媽。到那時,寶寶才準備好了,真正的大小便訓練最好從那時開始。
1、易導致嬰兒脫肛
嬰兒的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fā)育成熟,1歲半最有發(fā)育完善,所以,太早把尿容易導致寶寶脫肛。
1歲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還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后5--15分鐘,寶寶睡醒后。
2、會導致寶寶不能自主排尿
失敗的排尿訓練在1歲前有很多,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jù)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jù)“把尿”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而不是生理性的需求了。
3、容易導致成年痔瘡
對1歲以下的孩子進行把尿訓練,加上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jīng)肛門突出的現(xiàn)象,俗稱就是脫肛。
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fā)肛裂。中國人痔瘡發(fā)病率高,與嬰兒期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guān)系。
一歲半以后,寶寶才適合進行排便訓練,孩子能夠接受排便訓練的前提是:
1、能感受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
2、對坐便器和排便產(chǎn)生關(guān)系;
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
一般來說,寶寶長到一歲半之后,都能靈活的坐、站、走、蹲、起,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jīng)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發(fā)育,加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