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寶寶采取仰臥位。
具體手勢:
1、家長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鐘。接著,家長將雙手拇指分放于患兒劍突兩側的季肋處,然后向兩旁分椎1~3分鐘。先掐后揉內(nèi)關穴1分鐘。
2、接下來寶寶轉為俯臥位,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處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鐘。
以上按摩手法,根據(jù)寶寶的癥狀輕重加以適量增減
1、例如寶寶患有感冒,可適當追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推揉太陽穴50次。清肺經(jīng)200次,清大腸200次。
2、寶寶食欲不佳、精神狀態(tài)不好,可適當追加:補脾經(jīng)300次,揉板門300次。捏脊5~7遍。按揉足三里穴1~3分鐘。
3、寶寶飲食過多或不干凈者,可適當追加:清胃經(jīng)300次,清大腸300次。揉板門100次,運內(nèi)八卦100次。推下七節(jié)骨100次。
準備:寶寶采取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一手固定患兒頭部
具體手勢:
1、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處300次。以拇指順運內(nèi)八卦50~100次。
以上按摩手法,根據(jù)寶寶的癥狀輕重加以適量增減。
不同類型類型的不適可參照下面的內(nèi)容增加部分穴位的按摩。
1、寶寶傷食,可適當追加揉板門300次,分推腹陰陽1~3分鐘。
2、寶寶脾虛,可適當追加補脾經(jīng)300次,揉足三里穴1~3分鐘。
3、寶寶濕熱體質者,可適當追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門穴50次。
食譜原料:
烏梅100克,山楂20克,陳皮10克,桂皮30克,丁香5克,白砂糖500克
制作方法:
1、將烏梅、山楂擇洗好,逐個拍破,同陳皮、桂皮、丁香一道裝入紗布袋中扎口,備用;
2、鍋中注清水約5500克,把藥包放入水中,用旺火燒沸;
3、再轉小火熬約30分鐘,取出藥包,靜置15分鐘,濾出湯汁,加白糖,溶化即成飲料。
適用人群:7-9個月嬰兒
健康提示:
烏梅、山楂生津消食,陳皮、桂皮、丁香行氣溫中,此湯可用于暑熱傷津、吐瀉、口渴等癥。
烏梅、山楂、桂皮、丁香對胃腸道多種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故此湯可作為腸炎、痢疾患者之飲料,尤其對抑制嘔吐有顯效,小兒嘔吐可飲此湯。
食譜原料:牛奶
制作方法:
將牛奶煮開,靜置數(shù)小時,去掉上面一層奶皮(即脂肪,此法一般可去掉80%的脂肪)即成。
適用人群:4-6個月嬰兒
健康提示:
本品適合于喂養(yǎng)患腹瀉、痢疾、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嬰幼兒。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