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腔潰瘍有可能是手足口病引起的,這種病也有與皰疹性口炎相類似的癥狀,好發(fā)于5歲以下幼兒,具有流行性。
癥狀:
1、患病后口腔損害遍布于唇,頰、舌、腭等處,為很多小水皰,極易破裂,破后形成多個小潰瘍;
2、除口腔部位外,在手掌、足底、臀部皮膚上亦可出現(xiàn)分散的小水皰,所以稱之為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strong>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fā)病為主。大多數(shù)患兒癥狀輕微,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shù)患兒可能會出現(xiàn)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損害,引發(fā)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容易發(fā)生死亡。
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數(shù)不會發(fā)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和A組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的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
口瘡是引起寶寶口腔潰瘍比較常見的原因??诏彽浆F(xiàn)在來說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原因有多種。
具體包括:
1、有的是因為口腔黏膜有不明顯的傷口造成的;
2、有的是因為壓力過大造成的;
3、還有的是因為食物中缺少維生素B。
癥狀:
1、初期口腔黏膜會有灼燒感,接著會發(fā)紅,并形成許多小潰瘍,相當疼痛。
2、常見部位在舌側黏膜、口腔底部和舌頭部位。
寶寶引起口腔潰瘍的原因還可能是外傷,凡是燙傷、刺傷、誤食有腐蝕性的東西等,都會引起口腔黏膜受傷,繼而引發(fā)潰瘍。
處理方法:
1、這種由外傷引起的口腔潰瘍,家長可以通過治療外傷來緩解口腔潰瘍癥狀。
2、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要預防寶寶受傷。
特殊體質的寶寶可能會因為藥物或感染等不明原因,而引起所謂的多形性紅斑疾病,這時寶寶身上會出現(xiàn)靶形紅斑,眼睛、嘴唇、口腔,生殖泌尿道均有發(fā)炎、潰爛的情況。
藥物過敏是常見現(xiàn)象,尤其是對于過敏體質的人,最容易出現(xiàn)藥物過敏現(xiàn)象。藥物過敏輕微的話,停藥后癥狀就會消失,如果嚴重的話,就會危及生命,因此對藥物過敏不可忽視。
藥物過敏處理方法:
1、去除病因: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藥物是必須首先采取的步驟,切忌在已經出現(xiàn)藥物反應的先兆表現(xiàn)時做手腳未斷然停藥的作法。
2、支持療法:給患者以有利的條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順利地渡過其自限性的病程,如臥床休息、飲食富于營養(yǎng),保持適宜冷暖環(huán)境,預防繼發(fā)感染等。
3、加強排泄:酌情采用瀉劑、利尿劑,以期促進體內藥物的排出。
4、藥物治療:需根據(jù)病情輕重采取不同措施。
1、找到潰瘍部位:
在寶寶口腔有潰瘍時,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口腔,找到口腔潰瘍的具體部位。如果潰瘍在頰黏膜處,就要進一步找到造成潰瘍的原因:比如看看患處附近的牙齒是否有尖銳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這種缺口,就應當帶寶寶去醫(yī)院處理。
2、飲食鎮(zhèn)痛:
不要給寶寶吃酸、辣或咸的食物,否則寶寶的潰瘍處會更痛。應當給寶寶吃流食,以減輕疼痛,也有利于潰瘍處的愈合。
3、轉移注意力:
多關心一下寶寶,多和寶寶談心,轉移他的注意力,給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環(huán)境。
預防比治療重要,為避免口腔潰瘍給寶寶帶來痛苦,媽媽們平時不要大意,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注意寶寶口腔衛(wèi)生,按時刷牙漱口。
2、不要用手指或布擦寶寶的口腔,以免引起破損和感染。
3、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首先,要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不吃太燙的食物。其次,注意營養(yǎng)均衡,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以便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4、平日生活起居要規(guī)律,使寶寶大便通暢。
5、平時可以喂寶寶吃一些松軟易消化的食物。同時,秋季天氣燥熱還可以吃蓮子、藕、百合等去火的食物。對預防口腔潰瘍很有效果。
6、保持寶寶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避免過度疲勞。
7、小兒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所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尤為重要。
8、記住寶寶對什么食物過敏,防止寶寶誤食引起口腔潰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