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通常是三年一個療程,每一伏的第一天開始治療,每10天一次。每伏貼1~3次,三伏共3~9次。
具體分析:
1、在貼三伏貼之前,應該將貼敷部位用碘伏常規(guī)消毒,然后取出直徑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藥膏,將藥膏按照醫(yī)囑貼在相應的穴位上,并用5厘米×5厘米的脫敏膠布固定。
2、在貼三伏貼過程中,大家要注意時間。成人每次貼藥時間為3-6小時,而兒童的貼藥時間為2-4小時,具體的貼敷時間根據(jù)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哦。
三伏貼初伏開始貼三伏貼是最佳時間。
具體分析:
1、三伏貼是三伏期內(nèi),在患者背部的特定部位,貼上對疾病有防治效果的貼敷。
2、大部分人認為,三伏的第一天是貼三伏貼的最佳時期。
3、但是事實上在三伏期間貼都有效果,所以提前或者延遲一兩天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具體時間和次數(shù):
1、成人的貼敷時間是8~10個小時,而兒童每伏貼1~3次,三伏共3~9次,每次根據(jù)兒童年齡貼3~6小時不等。
2、醫(yī)生會根據(jù)兒童的年齡和體質(zhì)確定貼敷時長。一般來說,年齡低一些的孩子一般是2小時,年長的孩子是3~4個小時。
3、貼敷療法三年為一療程,病程長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
不適宜貼三伏貼的寶寶:
1、特別提醒,2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做三伏貼。
2、2歲以下的寶寶皮膚過于嬌嫩,可能無法耐受藥物的刺激。
3、此外,由于寶寶太小,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也會影響到治療的安全性。
4、若寶寶疾病發(fā)作期不建議貼敷。
5、另外,有嚴重心肺功能疾,對藥物過敏,或著貼敷前皮膚有損傷以及皮膚長有皰。
6、陰虛火旺的寶寶都不太適合,媽媽要注意分清楚寶寶是否適合貼三伏貼,以免弄巧成拙,反而對寶寶健康有害。
三伏天是人體毛孔開放程度最高的時節(jié),此時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貼敷,所貼藥物最容易經(jīng)皮膚滲入穴位經(jīng)絡,通過經(jīng)絡氣血直達生病的地方,從而減輕發(fā)病程度。
具體原因:
孩子由于臟氣清靈,肌膚薄嫩,貼"三伏貼"較成人療效更佳,尤其是2歲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更應抓住每年一次的時機,及早調(diào)整好身體。
1、在頭伏前10天進行一次貼治,即預貼。按照中醫(yī)五行生克原理進行“培土”,起到強實基礎、提升療效的作用。
2、在三伏后10天進行一次貼治,即加強貼。按照中醫(yī)五行生克原理幫助“生金”,起到固護正氣、強化療效的作用。
3、三伏天,每伏的第一天貼一次。
貼三伏貼的時候應該注意:
2、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進行冷水浴;
3、貼藥后局部皮膚紅腫、瘙癢、水泡,避免搔抓破損。
4、水泡潰破者保護創(chuàng)面,防治感染;
5、貼藥時背部皮膚應干燥,貼藥后不宜劇烈活動,以免出汗致藥膏脫落;
6、4歲以下小兒貼藥時間不宜超過45min,年齡越小則貼藥時間相應縮短,但不能少于20min。
7、以貼藥處皮膚潮紅或自覺背部瘙癢、灼熱、刺痛,隨即移去膏藥。
8、由于三伏貼的藥物組成多是一些辛溫藥物,所以發(fā)熱的患者是不適宜的,對嚴重過敏性體質(zhì)、妊娠婦女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等重癥疾病者都不適宜貼敷,這就需要遵醫(yī)囑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