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導(dǎo)航>0-1歲>嬰兒健康>三伏貼穴位圖

三伏貼穴位圖

2016年08月03日 10:07閱讀次數(shù):7302
標(biāo)簽:三伏貼穴位寶寶4周
三伏貼穴位圖?三伏貼是在夏季三伏天,通過將藥物貼敷到人體一定穴位,治療和預(yù)防疾病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方法。主要適用于患有哮喘、反復(fù)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那么,三伏貼穴位有哪些呢?
1

天突穴

穴位:

1、位于頸部,當(dāng)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2、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功效:

治療打嗝、咳嗽、嘔吐、神經(jīng)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

三伏貼穴位圖

2

膻中穴

穴位:

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diǎn)。

膻中穴的主治病癥為:

1、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癥、咳喘病等。

2、寬胸理氣,宣肺降逆,寧心除煩。適用于情志不舒、胸部脹悶。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氣喘、呃逆等病癥。

三伏貼穴位圖

3

大椎穴

穴位:

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正坐低頭,該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

1、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jié)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2、能疏風(fēng)解表,清熱通陽,健腦強(qiáng)脊。適用于頭頸強(qiáng)痛、骨蒸潮熱、神疲乏力;

3、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頸椎病、氣喘、熱病等病癥,有防病強(qiáng)壯作用。

三伏貼穴位圖

4

治喘穴

穴位:

1、屬經(jīng)外奇穴的背部穴。穴位于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

2、該穴有平定喘息的功效,故名為"定喘"。

功效:

1、治喘穴位于大椎穴左右約二厘米處的凹洼中。

2、能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對于治療氣喘發(fā)作,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

三伏貼穴位圖

5

心俞穴

穴位:

1、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2、取穴時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心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dāng)?shù)谖逍刈导幌?,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功效:

1、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療心經(jīng)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胸痛、心悸亢進(jìn)、暈車、頭痛惡心、神經(jīng)官能癥等。

2、調(diào)理氣血,疏通心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絞痛、神經(jīng)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癥,對于各種心臟病有一定的療效。

三伏貼穴位圖

6

肺俞穴

穴位: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屬膀胱經(jīng)。能宣肺理氣,平喘止咳。

功效:

適用于咳嗽氣喘、感冒、外感風(fēng)寒、盜汗、背痛等病癥,對于各種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三伏貼穴位圖

7

膏肓穴

穴位:

1、每當(dāng)形容一個人病無可治時,人們常會用到一個詞:“病入膏肓”。

2、但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實(shí)是中醫(yī)一對重要的穴位。

3、位于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功效:

1、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等。

2、常灸此穴有強(qiáng)身保健、預(yù)防疾病的作用。

3、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勞主治虛勞??人?,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

三伏貼穴位圖

8

溫馨提示:貼敷注意要點(diǎn)

貼敷地點(diǎn):

1、家長可到就近的中醫(yī)院的推拿科、康復(fù)科、兒科等科室為寶寶治療。

2、貼敷后部分寶寶皮膚會有一些輕淺的色素沉著,過些天就會自然消失了。

敷貼療程:

1、貼敷治療三年一個療程。醫(yī)生建議最好三年內(nèi)的每個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時貼。

2、每一九或一伏當(dāng)天是最佳貼敷時間,因此最好按時貼敷。

3、一般貼敷時間寶寶為0.5 ~ 2小時,成人可適當(dāng)延長。

4、如果貼敷部位出現(xiàn)癢、疼,可以減少貼敷時間。

三伏貼穴位圖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