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積食最健康有效的方法就是推拿方法了,家長可以通過推拿一些相對應的穴位幫助寶寶緩解積食癥狀。
1、揉腹部:腹部涂上按摩油油,順時針輕揉腹部100下,手法輕柔不宜用力。
2、捏脊:雙手捏住脊柱兩側(cè)肌膚,從下往上提捏,動作輕柔,以小兒舒適為度,捏30次。
3、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經(jīng)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保健,促進消化的作用,按揉100次。
4、運內(nèi)八卦:在掌心內(nèi)勞宮四周,用拇指或中指腹作順時針方向輕推。有效緩解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推100次。
5、清胃經(jīng):在拇指掌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100次,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6、清肺經(jīng):無名指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200-300次,止咳效果很好。
小兒積食發(fā)燒除了可以通過推拿治療積食,還可以通過推拿治療發(fā)燒癥狀。
推拿肺經(jīng)(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1、補肺經(jīng):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2、清肺經(jīng):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fā)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nèi)側(cè)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推拿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nèi)側(cè)正中,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
1、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2、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fā)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發(fā)際邊緣)100次。
1、以上各動作每次重復100~300次,每天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即可;
2、注意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體質(zhì)、癥狀輕重適當增減次數(shù);
3、按摩前,操作者可用爽身粉或按摩油涂抹雙手,以免損傷孩子皮膚;
4、按摩力度適中,不要太大、太猛。飯后半小時內(nèi)不可進行推拿按摩。
1、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fā)燒。現(xiàn)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
2、注重合理喂養(yǎng),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fā)燒。發(fā)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3、一般來說急性發(fā)燒需要1至3天痊愈,長期低熱而用藥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fā)病的本因入手。
4、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
1、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2、七分飽,益健康
無論哪種食物,再有營養(yǎng)也不能吃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在效果上只會適得其反,弄不好會形成食積、腹瀉等狀況,傷害寶寶的身體。
3、三餐定量
給寶寶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饑一頓飽一頓,腸胃和人一樣,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否則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zhuǎn)。
4、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5、睡醒1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nèi)(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nèi)臟從低運轉(zhuǎn)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無益于消化和吸收。
6、哺乳媽媽進食要注意
對于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也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