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動手制作和繪畫等造型游戲是孩子最好的游戲?!比艘簧慕逃龔挠變弘A段的藝術教育開始。孩子的畫和成人的畫不一樣,
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繪畫不是要記住形象,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形象表現(xiàn)出來。 用來表現(xiàn)想法的形象不是別人教會的,而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成人不恰當?shù)闹更c和插手反而會妨礙孩子,孩子就不能夠畫出屬于自己的畫了。
由此引出的建議就是:
不要期望孩子畫得像;
不要教孩子畫具體的形象(臉啊、汽車啊、簡筆畫等);
也不要畫形象給孩子看;
甚至于不要指導孩子用色,涂色。
為什么不建議教孩子畫形象?
繪畫需要一下5種基本能力:
動手能力、眼睛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
通過繪畫這5種技能也能夠得以進一步發(fā)展,但教孩子畫形象,會逐漸阻礙這些能力的發(fā)展。
從動手能力方面:繪畫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運用手的活動,通過手的自由運動感受自己給外面世界帶來的變化,如果無法發(fā)現(xiàn)通過什么樣的手運動,畫出什么樣的線條,就失去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也就失去了動手的愿望。
其次:教孩子畫形象是把成人的感覺原封不動的強加給孩子,孩子無法按照自己的感覺和意愿來發(fā)揮,會影響對繪畫感覺的發(fā)展。
語言能讓腦海中浮現(xiàn)不在眼前的事物,孩子是想象場景并畫出來,而教了形象等于躍過語言而直接按照形象繪畫。這樣無法鍛煉“通過語言想象,在腦海中重現(xiàn)影像” 這項重要能力。
教孩子畫形象,就像是過早給孩子戴了有色眼鏡,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說,無法概括自己的想法,那么即使把漫畫、卡通模仿的一模一樣,也只是技巧熟練,并不是生命本體的真實感受。
一幅孩子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動或是想法而畫的畫,即使在技術上還未成熟,也能夠傳達到欣賞者到內(nèi)心深處。 而繪畫者本人從內(nèi)心深處希望表達的愿望也得到了滿足。
夸張點說,這是體驗藝術所帶給我們的審美愉悅,是一種人生樂趣。
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而是用來“聽”的
孩子的畫和嬰兒的哭是一樣的,僅僅是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孩子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無論畫的好壞,成人都應該首先傾聽孩子在繪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理解他們所要講述的內(nèi)容。
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夠明白的東西。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被“聽”,被理解了,就有了表達的樂趣。
對孩子的畫,最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去“聽”,去了解,去感受!
不同年齡孩子畫出的畫是不同的,也需要不同的鼓勵方式。
如果是2-3歲,,就問他“這是什么”,要聽他給所畫的東西賦予的意思。
到了4歲后,就要問“他們在做什么”,要聽聽他的畫里故事的內(nèi)容。
要留意寶寶專心畫的時候不要喋喋不休的問題。過猶不及。
孩子就是畫這樣的畫長大的
孩子有了有趣、豐富的生活體驗,才會有想畫畫的心情,才能傾注真心去畫畫,讓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過那種生氣勃勃的生活,這樣才能誕生出幸福的、充滿感覺的繪畫作品。
孩子畫畫過程不可避免會弄臟,作者勸慰道,不管多么有潔癖的媽媽,在養(yǎng)育孩子期間都需要寬容地想:“臟點兒,沒什么的”
此外提供機會讓孩子玩水和沙子也是不可或缺的,是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營養(yǎng)。
穿上不怕弄臟的工作服,開辟可以隨意畫的場所,讓孩子盡情玩耍。
1 歲
1歲左右 繪畫還不是文化活動,而是手的運動軌跡。
在紙上留下痕跡,讓幼兒逐漸明白了能產(chǎn)生變化的樂趣,在各個地點的“涂鴉”興趣,會成為熱愛繪畫的原動力。
多讓孩子爬,增強腰腿部的力量,當手能夠做靈活動作,才能畫出清晰有力的線條,也對繪畫有幫助。
1歲2個月到1歲半, 手開始以肘為軸心左右往返運動,畫類似于半圓弧線。
1歲半以后,從大的連續(xù)圓圈到小的連續(xù)圓圈
繪畫工具:
不用給很多顏色,只給一種喜歡的即可,用粗的馬克筆,或蠟筆,鉛筆。給孩子像掛歷紙一類大的紙。
繪畫要點:
這一時期是動手能力和繪畫能力同時發(fā)展的階段,要讓孩子充分地涂鴉。
不要給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畫形象,這樣才能讓他們能畫出與年齡相符的流暢舒展線條。
2 歲
2歲半前,圓圈開始封口,開始有意識的看,注意力集中在手的末端,畫畫行為不僅需要手的功能,還加上眼睛的功能。
到2歲2-4個月,左右能畫出封閉的圓圈
2歲半之后開始對畫加以解釋說明,有種“我想”“我要”的意識和要求。這個時期,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心理,不要阻礙他們想畫什么的意圖和積極性。
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東西。
繪畫工具:
和前一階段類似,但可以給細一些的簽字筆了,紙張也有大有小。
繪畫要點:
仍然不能讓孩子畫臉等形象。媽媽畫形象給孩子看也不好。
讓孩子把自己賦予意義的線條按照自己的心愿、想法畫出來,不要干涉,讓他們安靜的畫連續(xù)的圓圈,盡情涂鴉。
3歲
之前是畫完了再解釋畫的意義,3歲后是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一開始就決定要畫什么。
人部頭像開始在畫中出現(xiàn),孩子給點和線賦予意義,表征能力進一步發(fā)展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在畫畫時還不會去考慮,頭發(fā)、衣服顏色之類的問題。
繪畫要點:
仍然不能教孩子畫具體形象,不要讓孩子畫人臉,車,人物之類的東西
要聽孩子講用很多的圓圈和線條畫出來的畫的內(nèi)容。
4 歲
終于可以畫出形象了
開始了憑印象畫畫的時期
繪畫作品中除了有頭足人像,還出現(xiàn)了頭體二足人像
繪畫作品像商品目錄一樣,各種事務無秩序排列。
繪畫要點:
欣賞孩子的繪畫作品時,不要僅僅看孩子畫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認真聽聽孩子的講述。
號里的朋友們,可能孩子都相對比較小,書里面一直這樣講到了9歲,我就不一一摘錄了。
這是兒童畫人物肖像的發(fā)展過程系統(tǒng)圖
如果過早的教孩子按成人的方式畫畫,會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挫傷了認識世界的積極性。會阻礙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
結(jié)語
教孩子成人的畫法不是正確的指導方式。
給孩子準備繪畫用具和場所才是指導的第一步。
家長需要轉(zhuǎn)變,畫得像才是好畫的繪畫觀念。
繪畫不是被迫或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而是享受和游戲。
讓我們一起走近孩子的涂鴉世界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