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都有一群人無暇享受春光明媚:他們正為過敏所擾。春天乍暖還寒的天氣,燦爛盛開的鮮花,都會讓人過敏。
這個春天,一位專門幫助病人與過敏“斗爭”的醫(yī)生,和小編分享了她的私房抗過敏心得――她的話特別值得一聽,因為她自己就是一個有過敏性體質孩子的母親。
她叫汪慧英,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抗過敏中心副主任。
每次午睡起來,5歲女兒不停流鼻涕
從基因遺傳上講,父母雙方皆非過敏體質,下一代產生過敏體質的幾率是7%。汪慧英的女兒就是這7%中的一個。
“按照過敏長征圖,不同時期是不同的過敏疾病的高發(fā)期,半歲至一歲幼兒易發(fā)腸道過敏,一歲至三歲易發(fā)異位性皮炎,三歲易發(fā)哮喘,七歲易發(fā)鼻炎。”汪慧英說,女兒比較特別,她3歲前什么癥狀也沒有,可從5歲開始,每天早上都要打一串噴嚏、流著鼻涕起來。
“你別看我是專業(yè)搞這個的,但在當時,我一點都沒察覺。其實,在她出現(xiàn)癥狀前幾個月,就已經時不時地要流清水鼻涕,這正是鼻炎的早期癥狀,但被我們忽略了。”
汪慧英的警惕,來自幼兒園老師的“投訴”:“她在幼兒園用紙?zhí)貏e厲害,老師說,那是因為她午睡醒來就得擤鼻涕,而且,鼻涕里還有鼻血。”
她心里“咯噔”了下:這好像是過敏性鼻炎呀。直到去年,女兒一次感冒后,開始“呼啦呼啦”地發(fā)哮喘,她這才重視起來。“我原來是搞呼吸疾病的,對哮喘非常熟悉,這是一種慢性病,幾乎是需要終身用藥的,所以,必須將這個病遏制在初期階段。”
清除毛絨玩具,把被子曬出太陽的味道
汪慧英的“措施”有兩個:其一,尋找女兒的過敏源,消除過敏因素;其二,進行脫敏治療。
不出她意料,女兒對塵螨過敏,這是國內80%過敏性哮喘患者的“通病”。她在家里開始了一場“大清掃”。
“塵螨,其實是一種小蟲子,它會用爪子勾住針織品,依靠人體脫屑和霉菌過活,我們的被子、枕頭里、床墊里都有。網上有個段子:三個月不曬被子,百萬個螨蟲陪你睡覺;曬過被子聞到太陽的味道,其實是烤螨蟲的味道。這話也對,也不對。”汪慧英笑說,曬完被子那股太陽的味道,是紫外線的味道,而不是烤螨蟲的味道,不過,被褥里的螨蟲的確不少。
而這些螨蟲無需進入人體,其身上脫落的皮屑、糞便均是大分子蛋白,漂浮在空中,過敏體質者長期吸入后就有可能產生粘膜水腫,進而出現(xiàn)炎癥,不論這些螨蟲是活,是死。
要抗過敏,首先就得除螨。汪慧英動員女兒,將家里的300多個毛絨玩具運到社區(qū)大賣場“賣”給小伙伴們;然后,每周一次更換床單、被套,曬被子,盡可能多地殺滅塵螨,避免它們繁殖;用上美國朋友送的防螨枕套,它的針織非常細密,塵螨鉆不出來,減少接觸;最后,每周一次大掃除,將每一個角落、甚至抽屜里的灰塵都擦干凈,消除塵螨生活的大環(huán)境。
這樣的一次大掃除,每次至少需要4個小時,卻讓孩子與塵螨接觸的機會減少到了最小。
每天舌下滴服脫敏液,預防疾病復發(fā)
汪慧英的第二步,是給孩子進行脫敏治療:每天舌下滴服塵螨脫敏液。“這是最方便的方法,在德國,如果父母都是過敏性體質,孩子雖然沒有過敏疾病發(fā)作,但如果塵螨皮試陽性的話,會從4歲起接受這樣的脫敏治療預防鼻炎和哮喘――因為他們獲得過敏基因的幾率,是28%,是正常人的4倍。”
這兩步,效果很明顯,經過治療后的鼻子不再“阿嚏阿嚏”,哮喘也幾乎沒再發(fā)作。汪慧英說,前幾周,女兒又喘了,他們一查,就找到了原因:在積灰甚多的地下室練輪滑,接觸了塵螨;家里少做了一次大掃除,也讓塵螨“死灰復燃”。
汪慧英說,她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家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孩子的父母,家里盡量少用布藝沙發(fā)、不用席夢思、不養(yǎng)帶毛寵物,減少塵螨棲身地;如果一定要保留毛絨玩具,最好每周將玩具在冰箱中冷凍24小時,等螨蟲死透、無附著力后清洗,再給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