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奶粉排行榜奶粉最新事件奶粉知識
  • 同一洋品牌的香港版奶粉質量好過內地版嗎
    同一洋品牌的香港版奶粉質量好過內地版嗎

      憑借近水樓臺,不少深圳奶爸奶媽選擇赴港“拖粉”:除了匯率因素,讓深圳父母們心甘情愿折騰“背奶”的一大流行說法是“港版洋奶粉都是純進口,歐洲國外產,奶源、質量更好”。的確,近年來包括美贊臣、多美滋、惠氏、雀巢等洋奶粉紛紛在華開設工廠,特別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引發(fā)“國產奶”信任危機一路以來,嬰兒奶粉安全問題消息不斷的大環(huán)境下,一度流傳“跨國乳企在國外和國內銷售的奶粉是不同的產品,同一洋品牌的香港版奶粉質量好過內地版”。   那么,洋奶粉是不是有“雙重標準”或“不同配方”呢?日前,在響應工信部針對嬰幼兒乳粉行業(yè)發(fā)出的“組織企業(yè)開放參觀”的號召下,在深港市場銷售均高居首位

  • “洋”字不是奶粉的安全保障 買“洋”奶粉要慎重 (圖)
    “洋”字不是奶粉的安全保障 買“洋”奶粉要慎重 (圖)

      為了讓娃娃們喝上放心奶,許多媽媽盯上了“洋”奶粉,而一些國家的品牌奶粉并沒有授權在中國大陸銷售。記者近日走訪海南一些母嬰店發(fā)現(xiàn),無中文標識的“洋”奶粉已經悄悄出現(xiàn),而網絡和“朋友”代購則成為海南媽媽“洋”奶粉的進貨一大渠道。為此,海南省消費者委員會提醒消費者,“洋”字不是質量安全的保障,購買“洋”奶粉要慎重。   媽媽們通過網絡代購“洋”奶粉   現(xiàn)實狀況:   “洋”奶粉海南市縣有售   去年底生了寶寶的秦女士說起找“洋”奶粉代購的經歷仍心有余悸。秦女士在懷孕時開始考慮給寶寶準備什么奶粉,一個小學女同學找到秦女士,問秦女士要不要買荷蘭的Nutrilo

  • 反壟斷調查 降價或使得洋奶粉少賺超10億
    反壟斷調查 降價或使得洋奶粉少賺超10億

      發(fā)改委反壟斷調查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陸志霖報道:國家發(fā)改委對奶粉價格開展反壟斷調查后,幾大外資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均降低了產品價格,包括美贊臣、達能、雅培和雀巢。美贊臣在上周稱,降價將使得美贊臣2013年銷售額減少約3000萬美元,而在未來一年,影響應該還會翻倍。有說法稱,降價或使得洋奶粉在中國“少賺”超10億元。   在發(fā)改委的反價格壟斷“打擊”下,洋奶粉5年來首次在中國集體降價。單品最低降幅為4%、最高為20%,平均降幅約11%。根據市場調研公司AC尼爾森的統(tǒng)計顯示,去年中國市場奶粉的銷售額約385億元,其中美贊臣、多美滋、惠氏和雅培這四大“洋品牌”就占了42.7%。如果按此數(shù)估計的話,降價或將使得洋奶粉從生產到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的生意額減少超10億元,甚至可達20億元。   美贊臣全球總部在上周公布其上半年業(yè)績

  • 乳制品行業(yè)亂象不止 奧運冠軍代購洋奶粉
    乳制品行業(yè)亂象不止 奧運冠軍代購洋奶粉

      倫敦奧運會舉重冠軍李雪英一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歡迎。李雪英談起在倫敦的感受,表示閑暇時還有空逛街,在倫敦給姐姐家的孩子買了兩罐奶粉。   我看新聞有個習慣,要順便看一下網頁上給的相關鏈接。這條新聞的鏈接有五個相關新聞,時間跨度只有7天時間,但都是奶粉的負面新聞。   本來李雪英在倫敦給姐姐家的孩子買兩罐奶粉是一件很溫馨的細節(jié)小事,不必特別關注。出門在外,又拿了金牌,總得帶點異國他鄉(xiāng)的特色食品之類,犒賞親友,歡聚一堂,乃人之常情。但李雪英在倫敦為外甥買奶粉是否與國產奶粉頻頻爆出問題相關?三聚氰胺危機使奶業(yè)飽受國產奶之痛,國內乳制品行業(yè)亂象不止,早為公眾詬病。多個品牌乳制品被檢出不合格,再次讓消費者脆弱不堪的心靈受傷。正如有識之士所說,國內乳制品行業(yè)再這么折騰下去,不僅將徹底丟掉消費者的信任,還會為洋品牌培育壯大市場。如何借鑒國際通行標準,從源頭監(jiān)管上確保乳制品安全,讓消費者重拾國產奶信

  • “洋奶粉”出問題 國內乳企也應反思
    “洋奶粉”出問題 國內乳企也應反思

      由于產品受到肉毒桿菌污染并波及多地,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西奧·史畢根斯5日中午在北京召開發(fā)布會,對此進行解釋并道歉,稱問題產品將在未來4 8小時內召回。   網民表示,包括恒天然在內的眾多洋乳企“接連受挫”,一方面打破了“洋奶粉”神話,另一方面啟示國內乳企應效仿部分外國乳企的主動披露機制。   “洋奶粉”神話被打破   網民認為,恒天然公司“肉毒桿菌事件”距離其上次“二聚氰胺(D C D )殘留”問題還不到一年。頻出問題的恒天然集團動搖了部分中國消費者對洋奶粉高質量的信心。   網民鄭女士表示,起碼自己很長時間內不會再選購產自新西蘭的乳制品,“肉毒桿菌可絕不像說不清道不明的‘雙氰胺’那么輕描淡寫

  • “禁代購令”一出,洋奶粉價漲不停
    “禁代購令”一出,洋奶粉價漲不停

      從9月底,新西蘭奶粉被禁止代購的事件已經擾攘將近一個月。從頭到尾,只有爸媽們?yōu)榱撕⒆拥?ldquo;口糧”忙著囤貨或者轉用其他洋品牌,而國內洋奶粉始終淡定,甚至有的品牌包裝“瘦身”,變相漲價。   “禁代購令”一出 爸媽不淡定   9月底,新西蘭初級產業(yè)部(MPI)與新西蘭海關在官方網站上發(fā)表聲明,以保證國內奶粉供應為由,聯(lián)合打擊非法代購郵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行為。這一聲明發(fā)出后,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之前就有數(shù)據顯示,2011年中國進口奶粉52.8萬噸,進口額高達25.1億美元,排在中國奶粉進口第一位的就是新西蘭,總貨值超過1.5億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其中有不少銷量來自于代購渠道,通過郵寄等方式運往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消費市場。因此,“禁代購令”一出,國內一些在網上代購奶粉的爸

  • 新規(guī)實施 進口嬰幼兒奶粉如何“過七關”
    新規(guī)實施 進口嬰幼兒奶粉如何“過七關”

        不論是海外貼牌生產的奶粉還是國外原有品牌的奶粉,其生產企業(yè)都必須是國外官方認可的企業(yè),而且出口到中國的奶粉都必須符合中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26日,在我國201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上,廣東檢驗檢疫局舉辦了“進口乳品口岸行”活動,并首次帶領記者實地探訪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在黃埔口岸查驗的全過程,親身體驗進口嬰幼兒奶粉如何“過七關”。   “我國現(xiàn)在對輸華乳品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yè)實施注冊制度。每一批進口奶粉在報檢時,提交的資料里必須附有這一份資料:即該批產品由出口國官方出具的衛(wèi)生證書和檢測報告。”據報檢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我國新實施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的要求,境外生產企業(yè)首先是經出口國家或者地區(qū)政府主管部門批準設立,并保證其向中國出口的乳品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要求。

    標簽:進口奶粉
  • 香港嚴查“水客”引發(fā)代購洋奶粉漲價
    香港嚴查“水客”引發(fā)代購洋奶粉漲價

      據經濟之聲報道,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代購的經歷,但是未來,再從香港代購,可能不會像以前那么方便了。香港特區(qū)近期加強了對內地“水客”的打擊力度,香港入境處表示,將查問一天內多次往來香港旅客的入境目的,如果沒有合理解釋,將被懷疑涉及水貨活動,并被拒絕入境,以此來從源頭堵截水客人流。   其實從2012年9月開始,香港特區(qū)就開展了專門針對水客的“風沙行動”,目前,已經拒捕超過500人,并且已經把名單交給了內地公安人員,“黑名單”上的人再次申請赴港“雙程證”時將會遇到困難。但香港特區(qū)入境處也強調,這種做法并非取消“一簽多行”,因為大部分“一簽多行”都是真正旅客,對香港有利,當局只是針對水貨活動。   香港加大對水客的打擊力度,其實還得從這幾年香港跟內地

  • 美素佳兒宣布提價洋奶粉 年內或跟風漲價
    美素佳兒宣布提價洋奶粉 年內或跟風漲價

      近日,美素佳兒的所有一級經銷商收到一份由富仕蘭食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美素佳兒生產商的中國分公司)發(fā)出的產品調價溝通函,自2月7日起,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相應價格調整。   昨日,美素佳兒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確有部分升級產品漲價,跟原有產品相比,漲價幅度在4%~10%。   美素佳兒方面稱,漲價是因為推出了新包裝。“最近我們通過創(chuàng)新技術推出了寶護蓋新包裝,并對部分寶護蓋新包裝產品制定了相應的新價格。但對原有包裝的產品仍然保留原有價格。”美素佳兒相關負責人表示。   美素佳兒還強調,近年來,原材料和生產成本都有所上升。   乳業(yè)研究專家宋亮以及一位進口奶粉經銷商向記者表示,目前不僅國內乳粉原料上漲,海外市場受到產量下滑以及中國部分消費者全球搶貨,也導致奶粉價格遭哄抬,進而拉動原料價格上漲。近期,海外乳清蛋白粉、微量元素等奶粉原料的成本的確有所上漲。

  • 訪者認為國人盲目追捧洋奶粉字號
    訪者認為國人盲目追捧洋奶粉字號

      訪者認為國人盲目追捧洋奶粉字號   評論 郵件 糾錯2013年08月13日04: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向楠 宋雅   日前,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新西蘭恒天然公司承認,所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及相關奶制品受到肉毒桿菌污染,且部分產品已經流入中國市場。隨后經媒體披露,多美滋、雅培等多家使用恒天然乳粉作為原料的知名洋奶粉品牌也有相關產品受到牽連。就在8月10日,恒天然再次承認又有兩批次奶粉受到農用化學品雙氰胺污染。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搜狐新聞客戶端,對635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過半受訪者(52.9%)坦言身邊有人受到此次肉毒桿菌事件影響,55.2%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會再購買問題洋奶粉事件中相關品牌的產品。        53.7%受訪者承認肉毒桿菌事件破壞自己對洋奶粉的信任   從孩子出生到如今9個月大,家住河北保定的劉先生一直在給

  • 關稅下調≠價格下跌 想占洋奶粉“便宜”有點難
    關稅下調≠價格下跌 想占洋奶粉“便宜”有點難

      ■《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出爐: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關稅降至5%   ■外國奶粉漂洋過海來中國,涉及兩百余項流通費用,關稅所占售價比重并不大   “國家把配方嬰幼兒奶粉的關稅調下來了,不知能否推動新一輪洋奶粉降價潮?”隨著《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出爐,一場關于 “洋奶粉何時降價”的大討論已經在各個孕嬰家庭展開。   面對《方案》中提到的“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降至5%”這一利好消息,社會各界又會是怎樣的反應呢?1月10日,我們對此展開了調查。   市民在挑選進口奶粉   關稅下調:進口配方奶粉會降價?   在最新公布的《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中,國家財政部對原裝進口奶粉的關稅做了如下規(guī)定:“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暫定稅率為5%&rdqu

  • 洋奶粉風強勢來襲,真假仍難辨
    洋奶粉風強勢來襲,真假仍難辨

      從2008年以來,國產奶粉出現(xiàn)的各種安全問題讓大量的消費者轉向了洋奶粉。除了傳統(tǒng)的洋品牌,如美贊臣、雅培和惠氏以外,還多了不少新面孔。   某不愿具名的奶粉進口商透露,三聚氰胺后這短短三四年間,市面上多了200多種牌子的洋奶粉,其中大部分之前都未曾見過,“似乎是突然冒出來的”。而像歐美等國家,其市面上的奶粉牌子也就三四個左右。 洋奶粉風強勢來襲,真假仍難辨   據了解,這些“突然冒出來”的新品牌洋奶粉中,有很多是進口國外的原料奶粉,然后由進口商在國內或國外注冊一個商標,便堂而皇之地作為進口奶粉在市面上出售。換句話說,這些進口奶粉的牌子在其原產地其實是沒有的,只是順應中國市場而產生。   小編點評:國奶粉問題嚴重,洋奶粉產地存疑,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為此,強烈建議國家建立更嚴格,更健全的機制,打擊投機倒把行

    標簽:進口奶粉
  • 乳制品巨頭正式進軍中國乳品市場
    乳制品巨頭正式進軍中國乳品市場

      僅僅是成品供應中國市場不再能滿足洋奶粉的胃口。日前,全球最大乳制品巨頭恒天然宣布,將在河北省興建2座新的大型牧場。而在不久前,日本明治乳業(yè)也宣布將投入40億~50億日元在蘇州園區(qū)設廠生產低溫奶,正式進軍中國乳品市場。   目前,恒天然在媒體通告中表示,計劃在中國建立安全的高品質本土奶源供應基地,目標是到2020年每年生產10億升牛奶。目前其在河北省已經建成兩個牧場,第三個牧場正在建設中,未來還將投資1億新西蘭元再建設兩個新牧場。恒天然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西奧·史畢根斯表示,中國市場是恒天然集團調整公司全球戰(zhàn)略后的首要重點市場。2020年,中國牛奶消費量將翻一番,每年的牛奶消費量將超過700億升。為此,恒天然計劃在中國市場建立一套整合的乳品業(yè)務,生產高品質的牛奶,為中國客戶和消費者提供乳品營養(yǎng)。   不僅是恒天然,多家洋奶粉巨頭已經把在華的觸角伸向了供應鏈上游。雀巢在今年初宣

  • 別讓洋奶粉偷著樂
    別讓洋奶粉偷著樂

      8月20日,浙江省工商局通報稱,蒙牛3千箱臨期牛奶生產日期被篡改。據悉,蒙牛公司駐義烏市經理王孫富以半價購買了3000箱生產日期為2011年12月份的蒙牛臨期純牛奶,并將生產日期分別涂改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銷往浙江浦江、義烏等地。目前,浦江查獲160箱。8月22日晚,蒙牛公司通過官方微博澄清說,這是個人行為,已向公安機關舉報并已控制了當事人。   此次蒙牛公司駐義烏經理王孫富以半價購買臨期純牛奶,篡改生產日期,不僅違背商業(yè)倫理與誠信道德,更是無視消費者健康權利與生命安全的赤裸裸犯罪行為。目前當事人已經被刑拘,可謂罪有應得。   雖說做出改生產日期齷齪勾當?shù)闹皇且幻v外經理,我們不能就此否認蒙牛公司的信譽,但是篡改生產日期這種自傷品牌的行為,一般屬于小作坊工廠的伎倆,竟然發(fā)生在蒙牛這樣的品牌乳企身上,蒙牛公司管理漏洞可以窺見一斑。而且篡改生產日期的丑聞只會讓千瘡百孔的蒙

  • 山寨洋品牌奶粉占市場三成字號
    山寨洋品牌奶粉占市場三成字號

      近日,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文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而國家質檢總局檢出進口奶粉貝拉米、育嬰寶違規(guī)添加化學物質。日前記者走訪市場發(fā)現(xiàn),雖然廣州市場不算買賬,但周邊及二、三線城市仍存在大量山寨洋奶粉,或占總體市場的三成左右。業(yè)界方面則意見不一,有的認為新規(guī)似乎標準放寬,山寨洋奶粉或能“鉆空子”,有的則表示山寨與否無所謂,只要其產品達標、市場認可就行。   日前記者走訪市場發(fā)現(xiàn),雖然廣州市場不算買賬,但周邊以及二、三線城市仍存在大量山寨洋奶粉,可能占總體市場的三成左右。   “假洋鬼子”價格不便宜   利潤高商家全力推薦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市內多家超市和母嬰店時發(fā)現(xiàn),各式各樣的“原裝進口”標簽貼滿了奶粉貨架,自稱“原裝進口”的奶粉品牌超過大半,被網友熱傳為假洋奶粉的

  • 歷年洋奶粉“質量門”盤點
    歷年洋奶粉“質量門”盤點

      中國作為世界上奶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卻一直經受著洋奶粉“質量門”問題的困擾,本次盤點歷年洋奶粉事件更新至2012年,僅供參考,只為更好發(fā)現(xiàn)洋奶粉的質量問題,謹慎選購。   1999年:歐盟四國出產的奶品可能受到致癌物質“二惡英”污染,6個牌子的乳制產品在港被禁售。   2000年:日本雪印公司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種牛奶制品被查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萬名消費者中毒,所有產品被迫全部召回。   2002年:美國惠氏藥廠(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兒樂媽媽(S-26MAMA)孕產婦配方奶粉、兒素(NURSOY)嬰兒豆基配方粉因坂腸桿菌超標被限令召回。   2002年:美國惠氏藥廠(中國)有限公司召回一批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學兒樂配方奶粉。   2002年:丹麥產荷蘭“多美滋”奶粉受微小金屬顆粒和潤滑油污染

  • 洋奶粉真假難辯
    洋奶粉真假難辯

      “現(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搞不清楚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不少新媽媽抱怨,很多進口奶粉連原產地都找不到。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各種洋奶粉品牌已經達到200余種,但其中不乏一些披著“洋”皮的假洋鬼子。   洋奶粉數(shù)量空前增多   昨天上午,在燕兒島路一家超市,消費者張女士在一家嬰幼兒配方奶粉貨架前,看著琳瑯滿目的牌子,“我姑娘今年4歲,已經不喝這種配方奶了。”今天過來幫朋友買奶粉,讓張女士大吃一驚,“我姑娘喝奶粉的時候,市場上只有美贊臣、雅培和惠氏等幾個進口奶粉的品牌,現(xiàn)在一下子出現(xiàn)了這么多。”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華風光無限好,一位乳制品行業(yè)專家日前稱,“2011年進口奶粉(剔除乳清粉)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50%,這一半的市場

    標簽:進口奶粉
  • 一位洋奶粉高管的渠道類型學 七種絕技搞定醫(yī)院
    一位洋奶粉高管的渠道類型學 七種絕技搞定醫(yī)院

      9月16日,央視曝光多美滋等境外品牌涉嫌行賄醫(yī)職人員的冰山一角。然而,奶粉企業(yè)的“滲透路徑”遠不止于此。“洋奶粉可以有7種方式來搞定醫(yī)院,很多手段是外界想都想象不到的。”曾在境外奶粉品牌中國區(qū)任職高管徐健對本報記者說。   徐健曾擔任過該品牌全國醫(yī)務渠道銷售總監(jiān)、手下的醫(yī)務代表超過300人,諳熟洋奶粉公關醫(yī)務渠道的套路。   “中國市場的奶粉營銷主要有兩大流派,一個是多美滋、惠氏、雅培等外來品牌為代表的醫(yī)院流派,因為雅培、惠氏、美贊臣本身除了出品嬰兒奶粉外還是制藥巨頭,他們在醫(yī)院方極具資源實力,所以是以醫(yī)務為核心的操作方式。”徐健說。   “另一派則是以雅士利、伊利、貝因美等為代表的本土流派,國產奶粉不是不想深耕醫(yī)院渠道,但他們在醫(yī)藥沒資源,加上口碑不佳,醫(yī)院不太愿意為其推廣,所以國產奶粉逐漸形成

  • 洋奶粉問題頻發(fā) 高齡父母成購買主力軍
    洋奶粉問題頻發(fā) 高齡父母成購買主力軍

      逾23噸問題“洋奶粉”近日被質檢總局禁止入境,此前的14個月里,共有34批次總重量逾270噸的問題“洋奶粉”被禁止入境,洋奶粉的質量再次受到信任挑戰(zhàn)。12日,記者在鄭州市場調查中發(fā)現(xiàn),鄭州高齡父母成為洋奶粉市場的購買主力軍,并未受到近期洋奶粉事件的影響。   12日,記者走訪了河南鄭州的多家大型商場,在花園路一家大型商場記者發(fā)現(xiàn),商場內的奶粉專區(qū)“洋味”十足,少有的幾個國產品牌也備受冷落,進口奶粉受到高齡父母的青瞇。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工作人員忙著給消費者介紹各種品牌的進口奶粉,這些包裝大小不一的洋奶粉,價格也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某進口品牌900g的嬰兒配方奶粉賣價高達500多塊錢。   在商場奶粉專區(qū)記者跟工作人員張女士聊天中了解到,進口奶粉的銷量遠遠超過國產品牌,“現(xiàn)在80后的年輕家長占大

  • 洋奶粉卷入“添香”風波 惠氏雅培等均否認
    洋奶粉卷入“添香”風波 惠氏雅培等均否認

      多家美資奶粉卷入“添香”疑云 廣州質監(jiān)人士指昨日已前往廠家調查臺賬和原料   昨日,據紅網報道,湖南省信用促進會委托湖南省品牌信譽調查中心送檢發(fā)現(xiàn)一些1階段的“洋品牌”奶粉添加了國家禁止的香蘭素,該文更聲稱“大劑量食用這種香精會給嬰兒肝腎造成損傷”。   對此,被報道點名的美贊臣、惠氏和雅培等美資品牌反應強烈,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否認在1階段奶粉中添加了香蘭素,更質疑上述機構和檢測中心的權威性,促請進一步公布檢測詳情。   “紅網”報道,湖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委托湖南省品牌信譽調查中心進行調查并在長沙超市隨機購買了美贊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1階段)送到湖南農業(yè)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進行檢驗。經檢測,美贊臣兩種型號的產品以及雅培、惠氏等洋奶粉的1階段嬰兒配方奶粉均檢測

相關百科

更多>

相關視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