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寶寶護理>寶寶呵護>新生兒腹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新生兒腹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2017年11月02日 16:51閱讀次數(shù):517
腹脹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癥狀,表現(xiàn)為腹部局部或全腹部膨隆,或伴有腹壁皮膚緊張發(fā)亮,常與嘔吐相伴行。那么新生兒腹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新生兒腹脹的診斷與處理

腹脹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癥狀,表現(xiàn)為腹部局部或全腹部膨隆,或伴有腹壁皮膚緊張發(fā)亮,常與嘔吐相伴行。

【病因】

一般分為生理性腹脹和病理性腹脹兩種。生理性腹脹可能與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消化道產(chǎn)氣多、腸管平滑肌及腹壁橫紋肌張力低下有關(guān),表現(xiàn)為奶后的輕微腹脹、哭鬧哺乳時吞下較多氣體引起的腹脹,無其他癥狀屬于生理性。病理性腹脹以感染性疾病居首位,還包括機械性腸梗阻、麻痹性腸梗阻、腹水、氣腹、腹部占位性病變等。

【鑒別診斷】

1.機械性腸梗阻

有較規(guī)律的陣發(fā)性哭鬧,伴嘔吐,吐后哭鬧暫緩解,嘔吐物常含膽汁、血液或糞汁,無或僅有少量糞便、氣體排出,腹部可見腸型,腸鳴音增強或有氣過水聲,病變局部有明顯壓痛或(和)包塊。腹部立位片可見2個以上腸腔內(nèi)液平面等特征性改變,晚期可合并麻痹性腸梗阻。

2.麻痹性腸梗阻

腹部彌漫性膨隆,腸型輪廓不清或有粗大而松弛的管型,腹壁有輕度水腫,晚期可呈紫藍色,腸鳴音明顯減弱或消失。常為各種疾病的晚期合并癥。

3.腹水

一般引起全腹彌漫性膨隆,根據(jù)腹水的性質(zhì)可分為滲出性腹水(化學(xué)性、感染性)和漏出性腹水(乳糜性、尿液性、膽汁性、胰液性、血性等)。腹腔穿刺檢查對明確腹水性質(zhì)和來源有診斷價值。

4.氣腹

可有面色蒼白或發(fā)紺、呼吸窘迫、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病情迅速惡化表現(xiàn),腹部立位片可見腹腔、膈下游離氣體。

5.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尿便常規(guī)、電解質(zhì)檢查,腹部X線立位平片,消化道鋇劑造影,腹部B超等。

【處理原則】

1.治療原發(fā)病

控制感染,改善通氣,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保證能量及液體入量。外科疾病需及時手術(shù)。

2.對癥治療

嚴重腹脹者可禁食水并持續(xù)胃腸減壓。保持腸道菌群平衡。清潔灌腸、肛管排氣等。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