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能夠添加輔食后,寶爸寶媽們要注意,寶寶輔食可不能像我們平時吃飯那樣。輔食添加需要技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很多媽媽在討論各種“斷奶大法”,有一些苦惱的媽媽抱怨“再不斷奶,就要餓死寶寶了?!笔裁??不斷奶會餓死孩子?難道寶寶和吃奶之間,有什么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秋天是斷奶季,有媽媽認為母乳麻煩礙事,占據(jù)了孩子的胃容量,而且“沒什么營養(yǎng)”。但斷奶的結局往往是這樣:孩子被迫斷了母乳后,依然沒能好好吃飯......
斷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就是滿6個月開始加輔食,持續(xù)母乳喂養(yǎng)到1歲或看著2歲甚至以后的這段時間。
地利就是因地制宜的選取當?shù)氐氖巢?,循序漸進有技巧地添加。
人和即為給予孩子良好的進食環(huán)境,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就是:“做給我看,讓我來學,讓我來吃。”
添加輔食需要根據(jù)孩子的喜好來,如果喜歡,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可以持續(xù)給孩子吃上至少3-7天,從少到多提供,許多孩子都能更好的接受這個食物的味道、質感、口感等。
還要根據(jù)孩子的月齡,改變輔食的粗細度,從細膩泥狀——粗糙的糊狀——綿軟粗糙的顆粒狀(芝麻粒狀)——粗燥的顆粒狀(半顆米狀)——米粒粗——段狀——接近成人飲食——成人飲食。
很多媽媽這樣給孩子添輔食...
輔食種類:
6個月——糊糊、肉沫、肉粥、菜肉粥
8個月——糊糊、肉粥、菜肉粥、燉雞蛋、蒸肉汁
10個月——肉粥、菜肉粥、燉雞蛋、蒸肉汁
1歲——肉粥、菜肉粥、蒸肉汁
常見食譜:
6個月——大米、雞蛋、胡蘿卜
8個月——大米、雞蛋、胡蘿卜、豬肉、
10個月——大米、雞蛋、胡蘿卜、豬肉、青菜、南瓜
1歲——大米、雞蛋、胡蘿卜、豬肉、青菜、南瓜、土豆
很顯然,很多照顧者給予孩子的食物種類是很單調的,每天都有可能是重復上一天的食譜,如果做得不好吃,孩子心里該有多苦啊,而且這樣的營養(yǎng)結構是沒有辦法支持孩子生長的。
這時候母乳就發(fā)揮著它強大的支持,孩子很聰明,他會知道哪里能夠獲得好的生長能量。
描述一個媽媽們常見的場景:
孩子在一邊吃,照顧者在一邊拿著勺子喂“快吃快吃,怎么吃得那么慢?”
剛剛孩子才吃完奶,中午飯就到了,滿滿一大碗肉碎粥,照顧者一邊追喂,一邊說:“才吃那么一點點,怎么可能飽?吃完一大碗才叫飽啊。”
其實,飽不飽,孩子自己知道,這世界還真沒多少人在有食物的條件下自主餓死的。我們要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對孩子來說,隨著月齡的增加慢慢地增多進食量。
6個月——一餐一個鵪鶉蛋大,從2-3勺增加到125ml左右
8個月——一餐一個雞蛋大
10個月——一餐1個半雞蛋大
1歲——一餐2個雞蛋大,大約是175毫升左右
1歲-2歲——一餐2個雞蛋到4個雞蛋大,大約是250毫升左右
孩子逐漸建立起來的進食習慣、進食量、豐富的種類、良好的進食環(huán)境等,天時地利人和都準備好了,真不需要擔心他是一個厭食者。
所以這不是因為母乳而不好好吃飯,而是因為養(yǎng)育者的行為失當而引起。在簡單粗暴斷奶之前,一些父母或許需要調整自己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犯下的錯誤。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