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米粉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米粉也不能一直吃。那么寶寶輔食米粉吃多久?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何時添加輔食?
寶寶是否該添加輔食,爸爸媽媽不僅要考慮月齡,還要考慮寶寶身體發(fā)育情況。
寶寶能夠添加輔食的兩個指標:
月齡:4月齡—8月齡
體重:達到6.5-7kg
舉個例子,如果寶寶已經6個月了,但是體重還沒有達標,那家長就要推遲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
以下寶寶即使達到以上兩個條件,也需要在兒保醫(yī)生的指導下添加輔食。
低出生體重
疾病多次住院治療
生長落后
神經肌肉發(fā)育延遲
唇腭裂
長期靜脈或管道喂養(yǎng)及其他情況等。
寶寶第一口輔食吃什么?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推薦強化鐵米粉,爸爸媽媽可以在中午寶寶吃奶后嘗試添加,第一次添加只需一勺即可,以米粉充分溶解后能隨著勺子流下來為標準。
不過,米粉只是寶寶輔食的過渡食物,一般給寶寶吃一個月左右米粉后,爸爸媽媽就可以逐漸把米粉替換為稀飯。
7月齡后可以將米粉替換為稀飯、菜泥替換為菜末和肉末。因為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增強,我們需要不斷把食物從細向粗過渡。
怎樣給寶寶增加輔食種類?
給寶寶添加輔食最好一種一種的添加,這樣有利于爸爸媽媽判斷寶寶是否對這種食物過敏,也能給寶寶腸道一個適應時間。
一般每種食物嘗試3-7天,如果寶寶接受度高3天后可以換其他種類,如果寶寶接受度低可以嘗試一周。
什么時候給寶寶添加肉類?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應該按照米粉——菜泥——果泥——肉泥的順序進行。寶寶添加米粉3-5天后,就可以逐漸添加菜泥。肉類的添加應該等到寶寶6月齡以后。
6-7月齡時,可以添加高蛋白、易吸收的魚肉,7-8月齡時,可以添加豬肉為主的紅肉,9月齡后再添加肉質更緊致的牛肉。
常見的輔食添加誤區(qū)?
一直給寶寶吃米粉或者比較軟的飯
門診上經常有家長反饋,說寶寶已經一兩歲了可還是很愛流口水。原因往往是家里一直給寶寶吃比較軟的食物。
隨著寶寶的牙齒慢慢萌出,他們完全可以咀嚼更硬的食物。爸爸媽媽要逐漸將食物從泥狀、末狀、塊狀過渡,提升食物的硬度,幫助鍛煉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過早給輔食添加鹽
很多老人愛說“吃鹽長力氣”或者因為寶寶不愛吃輔食就在輔食中加鹽。其實,6個月內的寶寶是不建議加鹽的,實在要加,也建議只加幾顆毛毛鹽就好。9月齡后,可加少量鹽,到一歲后可加量到一克。
寶寶輔食吃的越多越好?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只需少量即可,如果寶寶非常想吃也不要繼續(xù)喂了。
1歲以前寶寶能量來源還是以奶為主,必須滿足每天800ml的奶量。爸爸媽媽不要因為寶寶喜歡吃輔食就完全用輔食替代奶類食物。
寶寶的腸胃還很嬌嫩,一次性攝入過多的輔食,容易導致寶寶奶量減少或者食欲減退,嚴重點甚至會導致寶寶腹瀉。
7-9個月齡時,爸爸媽媽可慢慢將中午那一頓奶替換成輔食,10-12個月齡時,寶寶每日的飲食安排可以變成4頓奶,中午和晚上兩頓輔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