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1歲內的寶寶不能吃鹽?很多媽媽都知道一歲以內不給寶寶吃鹽這件事情。雖然知道這個原則,但是在給寶寶做輔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要插手的長輩們。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婆婆總是說:
“沒有鹽,一點兒味道都沒有,寶寶根本不吃”
“我只給寶寶加一點兒,有點兒味道寶寶更愛吃”
“不就是一點點鹽嗎,能有多大的影響。你們小時候沒有這么多講究,不也長這么大了?”
每次聽到這種情況,都很無奈。
我想這根本的原因,應該是長輩們沒有真正了解不加鹽的原因吧。今天我們就說說,到底為什么寶寶一歲內不能吃鹽,以及吃鹽到底會對孩子產生什么不好的影響。
一歲以內不加鹽?
首先,讓我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為什么覺得孩子需要鹽?”
某些長輩可能認為寶寶不愿意吃輔食的原因是因為它太淡了,沒有味道。所以他們不愿意接受新的食物。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誤區(qū)。成人總是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感覺加諸于孩子的身上。實際上,我們的孩子之所以對于食物不感興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于,甚至說是太喜歡母乳或是配方奶了。有些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甚至會在10-12個月的時候才真正開始對除母乳以外的食物感興趣。
所以,對于一個在六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里,只吃母乳或是配方奶,而且從來沒有嘗過鹽的味道的孩子,他們哪里需要鹽呢?
你會想念一樣你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嗎?
孩子味蕾的敏感程度是大人的十倍之多,很多我們吃著沒什么味道的東西,其實他們是可以吃得津津有味的。多給孩子一些天然的食材經過簡單的加工出來的味道,少給他們一些調味品、添加劑的味道,是孩子養(yǎng)成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的重要基礎,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過早吃鹽負面影響
我們成人之所以要吃鹽,主要是因為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鈉(sodium)的最主要來源。對于一歲以下的小寶寶來說,他們每天只需要不到1克的鹽(相當于0.4毫克的鈉)。而這些鈉寶寶是完全可以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當中獲得的。如果你讀一下奶粉或者配方奶的營養(yǎng)標簽,就可以看到配方奶中是含有一定量的鈉。
所以額外再給孩子吃鹽或者是鈉的含量很高的食物,會給孩子小小的腎臟造成很大的負擔,嚴重的情況下,孩子的腎臟甚至會因為高度的負荷而不能健康運轉。這也就會導致一些腎臟方面的疾病。
而且研究證明童年時期鹽(鈉)的過度攝入至會增加成年以后患高血壓、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幾率。
鈉攝入多少?
看到這里,你可能有一個疑問,既然我們要控制兒童每天攝入的鹽的含量,那么我們又怎么能知道哪些東西里面所含的鹽(鈉)比較高呢?
其實有一個辦法很簡單方便,看營養(yǎng)標簽。
國家強制規(guī)定市面上銷售的食品要標注幾種物質的含量,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鈉也是其中的一個國家要求強制標示的成分。因此,我們以后在給孩子買食物的時候,可以查看一下標簽。一般情況下,每100g食物中含有鈉超過0.6g的食品,就是高鈉食品了,我們應該盡量避免。
大家可以看到下面這個圖片是某個品牌的漢堡的營養(yǎng)成分表,看鈉的含量,一個130g漢堡所含的鈉竟然高達800mg,真是太可怕了。
所以說我們在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看好食品的營養(yǎng)標簽,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不加鹽,怎樣更好吃?
看過上面那個鈉的建議攝入量之后,相信家長都會犯難,知道給孩子吃鹽不好,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肯定不會滿足于單一的食物的天然味道,也會想要更有“滋味”的食品。那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實際上,最近幾年來,國外的營養(yǎng)學家和名廚們們開始建議媽媽們嘗試著給孩子做食物時添加一些天然的調味品(比如大蒜)和天然的香草(比如麝香草、迷迭香等)作為調味品。
一方面,這些調味品會豐富食物的味道,讓孩子更愛吃。另一方,這些調味品本身的營養(yǎng)價值就很高,像是鐵這個孩子十分需要的物質,有些香草中的含量甚至高過那些含鐵很高的蔬菜。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著給孩子用這些東西調味。
在不給孩子吃鹽這件事情上,一定要堅持。因為這是一件沒有什么值得爭論的事情,也不是一件有多難的事情。我們只是需要讓長輩們拋棄傳統(tǒng)的觀念,不再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而是用更科學更現(xiàn)代的方式照顧孩子。
當然,長輩們也許會說這沒有那么嚴重,就多吃一點兒又能怎么樣??墒墙裉於嘁稽c兒,明天多一點兒,一年會多多少呢? 十年下來又會多多少呢?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的狀況,但是可以掌控今天的行為。別再讓孩子用他們未來的健康和幸福,為我們今天的無知和得過且過買單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