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需要添加輔食了,但是也有不少寶爸寶媽拿捏不準。那么寶寶是否能夠添加輔食可以參照的標準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伸舌反射?那其實是一個信號,代表寶寶還不想吃輔食。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給寶寶喂輔食時,寶寶一直伸舌頭,把剛到嘴里的東西又吐了出來。很多家長就認為是寶寶不愛吃這種輔食,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xiàn)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寶寶4個月月齡前后才會消失。所以說,我們一般推薦的最早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應早于寶寶4個月之前。
所以說,如果寶寶還有伸舌反射,那家長就先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反過來,是不是伸舌反射消失了,就意味著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呢?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家長們還應參照如下4個標準:
1.寶寶體重是否達標
一般而言,寶寶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才開始添加輔食
2.寶寶是否時常吃不飽
如果媽媽已經(jīng)將每天母乳喂養(yǎng)次數(shù)增加到8~10次,或者喂配方奶粉已經(jīng)達到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于饑餓狀態(tài),經(jīng)常哭鬧,那意味著寶寶要開始輔食了。
3.寶寶頭部發(fā)育達到一定水平
如果寶寶已經(jīng)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并且可以通過轉(zhuǎn)頭、前傾、后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那也說明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
4.寶寶開始對吃飯感興趣
家長在寶寶旁邊吃飯時,寶寶會很感興趣,想要抓勺子,搶筷子,這說明寶寶已經(jīng)有吃飯的欲望了,可以考慮添加輔食。
需特別提醒家長們的是,寶寶如果沒有達到如上的幾個標準,伸舌反射還沒有消失,家長一定不要強制喂寶寶,這不僅會造成寶寶對吃飯的恐懼,影響寶寶輔食的正常添加,而且寶寶一直將食物吐出,也會造成家長的挫敗感,甚至個別脾氣比較急的家長也會惱羞成怒。
那么,寶寶剛開始吃輔食時,什么食物是首選呢?答案是高鐵米粉!原因在于,寶寶6個月以后會開始增加鐵的需求量,而且剛吃的輔食必須是泥糊狀的食物,所以高鐵米粉無論是從食物的營養(yǎng)還是食物的性狀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那么,嬰兒米粉應該怎么吃呢?
寶媽可以把嬰兒米粉放在任何一次吃奶的前或者吃奶后,剛開始添加米粉的時候,為避免寶寶過敏,添加的量要一點一點地增加。一開始5克左右,大概是小湯勺兩勺,調(diào)成漿糊給孩子吃。在輔食添加初期,添加輔食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而是為了讓他學吃飯,讓他學習用他的舌、口腔不斷地擠壓,用舌和口腔的運動把食物咀嚼吞咽。
為避免米粉中的維生素被破壞,新媽媽沖泡米粉時不能用開水,用70度左右的溫水沖泡即可。因為米粉的沖調(diào)溫度是70度左右,奶粉的沖調(diào)溫度是50度左右,所以米粉和奶粉不要混在一起,以免影響各自的效能發(fā)揮。
媽媽們更不能為了米粉的口感,擅自在米粉中加糖或加蜂蜜等等。你要知道,一旦嬰兒的口味有所依賴,等想要糾正就非常難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