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肺炎跟吐奶有關嗎?不少媽媽最傻眼的事,就是寶寶把剛喝吃進去的熱奶噴出來:萬一嗆到肺里怎么辦?萬一喘不過氣來怎么辦?
吐奶的原因主要是寶寶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fā)育成熟。
和成人不同,新生兒的胃部空間很小,并且還在不斷發(fā)育變化,賁門(胃部入口)也還沒有發(fā)育完全,不能很好地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很容易回流。
如若溢出奶液不慎嗆入氣管,就會導致嗆咳甚至肺炎的發(fā)生。
無論母乳喂養(yǎng),還是喂配方奶粉,通常每次喂奶后都要輕輕拍寶寶的背部,讓寶寶舒舒服服地打幾個嗝,就能有效緩解吐奶。
媽媽們可能不知道,拍嗝竟有 3 種姿勢(可根據(jù)寶寶月齡來選擇不同的姿勢):
新生寶寶拍嗝:直立式
拍隔的右手鼓起成接水狀,開始給寶貝打嗝,圍繞在后背的中心位置,小幅度的由上至下拍打。
如果1~2分鐘后,還沒打出嗝,可慢慢將寶寶放平于床上片刻,再重新抱起繼續(xù)拍隔,這樣效果會比一直抱著拍要好。
2個月寶寶拍嗝:橫坐式
兩只手托住寶貝的腋下,讓寶寶橫坐在媽咪大腿上。
寶寶重心前傾,面部朝外,開始拍隔。
3、4個月拍嗝:端坐式
不過有一種吐奶是胃部扭轉導致的,嗆出的奶又頻繁反流至氣道導致吸入性肺炎——據(jù)統(tǒng)計,50%小嬰兒反復肺炎跟頻繁吐奶有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