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吐奶要緊嗎?對付新生兒吐奶用什么方法?寶寶剛吃過奶怎么又吐了?這對奶水不足的寶媽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想著好不容易才攢的奶······嬰兒吐奶是嬰兒時期較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很多新媽媽缺少經(jīng)驗,看到孩子吐奶就驚慌失措,不知道如何處理。
那么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嬰兒吐奶的發(fā)生呢?嬰兒吐奶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護理呢?
寶寶吐奶的原因
我們先來了解下吐奶,吐奶也叫做反流、溢奶、反胃,是指寶寶吞咽下去的奶又從食道逆行上來的一種情況。
寶寶吐奶一般都是生理性吐奶,主要因為寶寶的胃是呈水平位置的。食道與胃之間的噴門還沒發(fā)育成熟,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
每天至少有40%的嬰兒會吐奶,其中有5%的寶寶可能每天要吐6次或更多次。
吐奶是暫時性的問題,等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完善后,吐奶次數(shù)就會減少或消失。
一般而言,寶寶從19天左右時開始吐奶,一般在兩個月時最嚴重。三個月大后慢慢減少吐奶的次數(shù)哦,半歲后吐奶現(xiàn)象就很少了。
新生兒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寶寶將多余的分量吐掉。
有些是把喝進胃里的空氣排出來的時候帶了奶出來。寶爸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不過,寶寶吐奶時也需要注意觀察,有一小部分寶寶吐奶很嚴重,可能會出現(xiàn)長期的胃食管反流問題。這時我們要及時就診。
寶寶吐奶時如何護理
寶寶睡覺時要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
因此,在讓寶寶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寶寶身體下面并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寶寶躺著時發(fā)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寶寶頭偏向一側。
注意,當寶寶正在大量吐奶時,我們正確的做法是頭部要低于下肢,而不是將寶寶抱豎立。
這樣有利于排出嘔吐物,以免嗆到呼吸道。
吐奶后,要觀察寶寶的狀況 在寶寶躺著是要把寶寶頭部墊高,或者索行把寶寶豎著抱起來。
吐奶后,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看,但只要稍后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jù)情況可以適當給寶寶補充些水分。
補充水分要在吐奶后30分鐘進行 寶寶吐奶后,如果馬上給寶寶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嘔吐。
因此,最好在吐奶后30分鐘左右用勺子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吐奶后,每次喂奶數(shù)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
但每次喂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喂奶次數(shù)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xù)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新生兒吐奶從鼻子出來 寶爸寶媽們要護理好吐奶的寶寶,盡量避免寶寶吐奶從鼻子出來,也及時吧寶寶寶起來,清理寶寶鼻子,讓寶寶呼吸通暢。
寶寶吐奶可能會弄得你和寶寶都一團糟,也可能會讓你和寶寶都疲累不堪,但我們要知道,嬰兒吐奶是很正常的。
一般情況下,吐奶并不說明寶寶生病了。寶爸寶媽們只需要做好護理就行了。為了預防或減少寶寶吐奶次數(shù),寶媽這個動作是關鍵——拍嗝。給寶寶喂過奶后,寶媽們可以用空掌心輕輕拍拍寶寶后背,幫助寶寶排空吃奶時進入的空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