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heconversation.com
0-3歲,4-6歲,甚至青春期,每次孩子生長發(fā)育期,都伴隨著媽媽的焦慮。
老母親們時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著急上火。
這不,鄰居家的姐姐因為別人一句:“維生素D是激素,不能給娃娃吃?!本o張了起來。
相比較補鈣而言,為什么要補充維生素D,不少媽媽們還是有點疑惑的。
是時候回答一波維生素D相關的問題了!
能,但效果微乎其微!若是非要尋找心里安慰的話,那便聊勝于無~
很多老人喜歡抱著孩子在窗戶旁邊曬太陽,并說:給寶寶曬曬太陽,長得高高。
講真,隔著玻璃曬太陽,取暖的效果超棒,可是補充維生素D,就還是算了!
維生素D在人體中合成主要是依靠紫外線中的UVB,但玻璃能阻擋超過90%的UVB。
因此隔著窗戶曬太陽補維生素D效果并不好。
補充維生素D,曬太陽就可以了?
放棄這個想法吧!
維生素D是還有個好聽的名字:陽光維他命。
若是你想通過曬陽光補充維生素D,那可就很傻很天真了!
一般而言,如果寶寶能充分接受陽光直射皮膚4-6小時以上的話,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滿足。
但這對于嬰幼兒嬌嫩的皮膚來說,4~6個小時的陽光直射,先到來的可能是曬傷,而不是維生素D!
有一說一,盡管曬太陽對VD的補充很難量化,但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應該提倡的。
如果每天能夠有適當?shù)?a href="http://www.digitaltwinbuildings.com/yebk/xse/fy/20130807_274809.html" title="戶外活動" class="innerlink" target="_blank">戶外活動,和孩子一起在陽光下草地上奔跑玩耍,絕對是一件很歡樂的事情。
日常食補就可以滿足
寶寶維生素D的補充嗎?
我們通過食補維生素D的想法不是很現(xiàn)實:
有研究顯示:每日補充1000IU的維生素D,可能需要吃40個雞蛋或喝10杯牛奶。
每天40個雞蛋,我們肚子沒爆炸,母雞先會暴走吧!
歐美國家和地區(qū)已把維生素D檢測納入常規(guī)體檢,而我國對維生素D的檢測還不夠重視,還有媽媽甚至都還沒有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現(xiàn)在的社區(qū)醫(yī)生們都很盡心盡力:
孕媽從懷孕建卡開始,直至寶寶出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醫(yī)生都會持續(xù)關注,及時提醒孕媽寶媽營養(yǎng)等各方面的的事情。
在寶寶出生半個月后,便會提醒媽媽給寶寶增加維生素D的補充。
維生素D是種激素,能給孩子補嗎?
沒錯,維生素D雖然叫維生素,但嚴格來講,它并不能算是一種維生素,而是一種可以促進體內(nèi)鈣吸收的激素。
維生素D對骨骼的正常發(fā)育不可或缺。
比如人們常說的“佝僂病”,其實就是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而不是真的“缺鈣”。
奶是嬰兒的主食,即使是幼兒,確保一天有1~2杯奶,鈣攝入就夠了。
真正容易引起骨骼發(fā)育異常的是缺乏維生素D,讓吃進去的鈣無法正常吸收。
除了促進鈣的吸收,其實近年來還有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了維生素D和很多健康問題都具有相關性,哪怕不是因果關系。
200元的維生素D比10元的維生素D好?
可能200的維生素D包裝比10塊錢的維生素D包裝真的要好。
但是要選擇維生素D,優(yōu)先選擇OTC的維生素D。
普通維生素D的價格并不貴,貴的一般是保健品葉酸片,或者復合維生素片。
這里小音要和大家科普下保健品和藥品的區(qū)別。
再悄悄和大家說一句:藥品價格是受國家控制的,是一種剛需。
再次區(qū)分一下OTC與藍帽子
寶寶需要多少維生素D?補充多久?
補充維生素D既不能腦補,也不能盲目亂補。
以下是建議的嬰幼兒維生素D的膳食津貼(RDA),以毫克/天(微克/天)為單位,以國際單位為單位(IU /天):
對于出生后2周的嬰兒應每天攝入維生素D400U/d,直至2歲。
對于早產(chǎn)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等高危群體,出生后即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1000U/d,3個月后改為400U/d。
美國兒科學會基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不僅嬰幼兒容易缺乏VD,大多數(shù)兒童與青少年也很缺,所以提出建議,VD可以一直補到青春期。英國營養(yǎng)科學咨詢委員會建議不管小孩還是大人,一生都可以補。
如果再有人對你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指指點點,媽媽們請不要焦慮,相信自己且相信孩子。
本內(nèi)容、圖片由用戶投稿,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