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手父母的眼中,小嬰兒的一舉一動都透露著可愛的信號,不管是喝奶、與爸爸媽媽互動還是睡覺,都顯得憨態(tài)可掬。
特別是寶寶的睡姿,那真可謂是五花八門,家長只要稍不留神,他們就能夠?qū)⒆约喝彳浀纳眢w擺成各種各樣的造型,劈叉、高抬腿、將自己團成一個“麻花”,似乎就沒有他們不會的。因此,觀察并記錄寶寶的睡姿,也成了不少家長的樂趣所在。
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若是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睡姿時,也難免會泛起嘀咕。
來自老母親的擔憂:寶寶睡覺時像“小豬”沒事總愛往上拱是咋回事?徐楠的女兒巧巧已經(jīng)7個月大了,掌握了自主入睡能力的她,可是讓媽媽省了不少心,就連哄睡這事從“地獄難度”轉(zhuǎn)變?yōu)椤捌胀J健薄?
不過,隨著孩子在睡眠上的進步,徐楠作為媽媽又添了新煩惱,那就是巧巧睡覺一點也不老實。
一開始,巧巧只是在睡夢中上演“全武行”,不是踢就是踹,有時候徐楠在睡夢中都會被吵醒,但現(xiàn)在不同了,小家伙仿佛化身為一只“小豬”,經(jīng)常在睡夢中不自覺的向上拱,稍不留神就會從被子里鉆出來。
徐楠雖然覺得想讓孩子保持固定睡姿也不現(xiàn)實,但現(xiàn)在正值春天,家里暖氣停了,晚上氣溫又相對較低,她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都說寶寶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就像一張需要填色的卡片。因此,他們的思考方式與小心思都很容易被猜透,那么孩子奇葩睡姿背后的“潛臺詞”,家長也要讀得懂才行。
▲家長過分“呵護”,讓寶寶穿了不適宜的睡衣
春季早晚溫差比較大,對于成年人來說,大多處于在陽光下會覺得曬,但走在陰涼處又冷的狀態(tài)。
雖說小朋友很少有外出的機會,但對于北方孩子來說,暖氣停掉后,臥室溫度確實會降低不少。因此細心的家長就會將冬季的厚睡衣拿來給寶寶套上,避免起晚上睡覺著涼。
但其實,孩子相較于成年人來說,本身散熱能力與溫度調(diào)節(jié)能力就不足,穿著帶絨的衣服再加上厚重的被子會讓他們有種悶熱感,自然會一拱一拱的“逃”出被窩。
▲拱來拱去是在睡夢中尋找“枕頭”
美國兒科學(xué)會曾建議:家長在孩子1歲以后再給他們用枕頭。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脊椎是呈“C型”,需要慢慢發(fā)育才會逐漸變?yōu)槌赡耆思棺档摹癝型”,給他們枕枕頭反而會令其不舒服。
不過,有些發(fā)育節(jié)奏快的孩子,會在半歲以后會開始有枕枕頭的需要,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一直在睡夢中拱來拱去,總是換不同的地方睡覺,就很有可能是他們在尋找一個能夠墊高小腦袋的地方。
▲嘗試尋找母親溫暖的懷抱
孩子對于母親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孩子依賴感建立時期,即便是睡覺也要緊挨著媽媽。
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哈洛所設(shè)計的“恒河猴”實驗證明,嬰幼兒在成長中需要溫暖的懷抱與父母的安撫。
若孩子在睡夢中感受不到媽媽的味道或者沒有觸摸到媽媽,就會不自覺地向上拱,直到感受到媽媽溫暖的懷抱為止。
小家伙總愛往上拱,家長也要掌握應(yīng)對策略處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本身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能主動告知家長自己的需求和狀態(tài),因此父母的觀察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若孩子是因為自身“裝備”太過厚重而出現(xiàn)向上拱的睡姿,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減負”并且選擇薄厚適中的睡袋來調(diào)整。
本內(nèi)容、圖片由用戶投稿,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