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媽覺得,母乳瓶喂不是一樣么,還省得糾正乳頭混淆讓孩子哭哭啼啼的。
但母乳喂養(yǎng)不只是喂孩子食物,要考慮的遠不僅是營養(yǎng)因素。 母乳的好處,除了營養(yǎng),其他全都是和親喂聯(lián)系在一起的,包括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預防吮指癖、戀物癖和口欲期固結(jié),幫助學步兒更快的從沮喪中恢復投入探索等等。
親喂母乳在寶寶1歲后的價值是巨大的,而瓶喂母乳在1歲后的價值非常小。因為寶寶1歲后2/3的營養(yǎng)都來自飯菜了,只要飲食搭配合理,營養(yǎng)已經(jīng)足夠均衡全面。 而且,親喂母乳在1歲后沒有任何機會成本。瓶喂母乳則不必等到1歲,從第一天就開始消耗媽媽本可用來陪伴、觀察、幫助孩子的時間。尤其是在孩子能爬能走之后,有大量的活動和探索需要成年人去幫助。如果媽媽還要上班,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限,耗在吸奶器上的每一分鐘,都是要付出高昂的機會成本的。 所以,不要把瓶喂母乳這種非常情況下的暫時的權(quán)宜之計當做日常的喂養(yǎng)方式固定下來。媽媽不能短視,要把目光放長遠。
寶寶吸吮乳頭與吸吮人工奶嘴(包括奶嘴和安撫奶嘴)的方式是不同的。
1.吸吮乳頭時,必須張大嘴;而吸吮人工奶嘴時,寶寶的嘴只需稍微張開就可以了。
2.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用牙齦和舌頭擠壓乳房組織以得到奶水;而瓶喂時寶寶不需用很大的力氣就可以得到持續(xù)不斷的奶水。
3.母乳寶寶吸吮乳頭時必須含住大部分的乳暈;而吸吮人工奶嘴是不同的。
4.瓶喂時奶水不用怎么費勁就可以被吸出來,不象親喂時要等待媽媽奶陣的到來,當奶水流速太快時寶寶會直接用舌頭頂住奶嘴不讓奶水流出來。這個動作當用在媽媽的乳頭上時會直接把媽媽的乳頭頂出嘴外。
正是因為這兩種不同的吸乳方式,會導致寶寶產(chǎn)生乳頭混淆。乳頭混淆同新媽媽們遇到的很多困難一樣,都是可以克服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