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歲半~2歲的孩子,往往會出現(xiàn)一種打人、咬人的現(xiàn)象,甚至有的寶寶不開心之后還會倒地摔頭,面對這種場景,很多媽媽都會不知所措,自己的情緒也到達崩潰的邊緣,對孩子大吼大叫“你怎么能夠打人呢”“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
而這種崩潰的情緒和指責的話語,會讓孩子很受傷,會讓他們感受到不被接納,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該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德福寶寶智慧母親專修班嬰教高班輔導老師的回應:
德福寶寶輔導老師:
這段時間有很多媽媽在咨詢,我們班級的寶寶,現(xiàn)在到了一個見到小朋友會去推,會去打,或者去抓的現(xiàn)象,很多媽媽開始有些擔心,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寶寶。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這是孩子認知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因為孩子的語言發(fā)展還不成熟,他沒有辦法用語言準確地表達溝通,但是動作卻發(fā)展成熟了,所以當他不能夠正常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的時候,他會本能的先去打、抓,特別是跟小朋友搶玩具的時候,他只是在用這種方式去認知和感受。他想和小朋友們互動,所以他通過手的動作去感受,他想看看這樣做其他的小朋友會有什么樣的反應,但是畢竟年齡小,所以掌握不好力度,可能就會不小心把別人弄疼。所以當別的小朋友哭的時候,他自己也是懵擦擦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小孩子的認知方式?jīng)Q定了他的行為特點,所以媽媽們不要太緊張,保障安全是第一要義,但是不要輕易的用成人的判斷去阻止,尤其不能去批評他,去吼他,甚至去打他,因為他很無辜,而且他會感覺被自己最親近的人嫌棄,內(nèi)心就會很委屈。
關(guān)于孩子的行為還有一個嚴重的情況就是他會倒地去摔頭,用很激烈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這種情況一是因為他的情緒無法正常表達,二是因為沒有人能夠理解他,我們無法感知他的情緒來自哪里,他為什么會這樣,他要做什么,而且沒有人能夠協(xié)助他正常表達,所以他只能采用這種很極端的方式去表達需求。
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有情緒。一定要按照在情緒課中說的幾個步驟去做。
首先,先把寶貝抱在懷里,說出寶貝的感受,安撫他,先讓他能夠靜下來,讓他從強烈的情緒沖突中走出來。
平靜下來,他能夠感受到媽媽對他的理解之后,他能能夠聽進媽媽的話,
然后媽媽要用正確的語言去幫他表達,在表達過程中,一定要告訴寶貝:“寶寶,媽媽剛才很擔心你,你躺在地上摔頭,媽媽擔心你會摔疼,媽媽很心疼。下一次你再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和媽媽說,告訴媽媽你想要做什么,(這時候要教給寶寶具體的正確的表達方式),媽媽也感受到了,剛才你很著急,因為媽媽沒有理解你,你想要做什么,是不是?……”
總之,媽媽要用正常的語氣告訴他要如何表達,不要著急,慢慢來,當孩子的語言發(fā)展逐步成熟之后,情況就會有所好轉(zhuǎn)。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