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孕婦是可以外用的,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消炎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外敷的話對于多種皮膚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用于治療痢疾、產(chǎn)后惡露不絕、濕疹、帶狀孢疹、闌尾炎、血淋等病癥。
馬齒莧外用功效:
1、治療燒燙傷:取馬齒莧40克,冰片10克,共研細末,用蜂蜜適量調(diào)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3—4次。
2、治扁平疣:鮮馬齒莧100克洗凈搗爛如泥,用紗布包好,擦患部3~5分鐘,擦至皮膚發(fā)紅為止,每日擦2次,早晚為宜。10天為1療程,至患部皮損消失為止。
3、治蟲咬性皮炎:鮮馬齒莧100克,洗凈后搗爛敷于患處,并用手反復(fù)揉搓。一般4~10分鐘疼痛及腫脹可緩解。
4、治皸裂性手足癬:鮮馬齒莧250~500克洗凈,加水煎取藥液2500~3000毫升,先熏后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左右,連用10~15天。
5、治療丹毒:按患處大小取鮮品200-500克,洗凈切碎,搗爛如糊狀,涂敷于患處,厚約0.5厘米,每天換藥2次,5天內(nèi)癥狀可消失。
1、涼拌,馬齒莧最常見的吃法是涼拌。做法簡單,味道也比較鮮有種酸酸滑滑的味道。
做法:馬齒莧段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至變色,色成碧綠即可撈出。放入涼水內(nèi)過涼待用;取一只碗,放入味精、醋、辣椒油、鹽、香油均勻待用;將過涼的馬齒莧撈出,瀝干水分,放入容器中加入兌好的調(diào)味汁,攪拌均勻即可。馬齒莧不能在鍋里燙太久不然口感就失去了。另外燙過過可以用清水沖洗粘液,洗去那種略粘的感覺。
2、煮粥,馬齒莧煮粥清淡爽口。味道較炒菜和涼拌那種酸感已經(jīng)少了很多。
做法:馬齒莧要先炒熟,將馬齒莧去雜洗凈,入沸水中掉片刻,撈出洗去粘液,切碎;油鍋燒熱,放人蔥花偏香,再投馬齒莧,加精鹽炒至人味,出鍋待用。然后就是把馬齒莧和米煮成粥。
3、包餃餃子,做出的餃子也別有風(fēng)味。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放入沸水不焯燙一下?lián)瞥?,擠干水分再將馬齒莧切碎。這樣和其它作料搭配就能用來包餃子了。
4、炒肉,馬齒莧炒肉食也是很常見的做法。馬齒莧的酸很入味,炒出的菜以馬齒莧的酸酸為主
做法:馬齒莧不直接炒,一般都要用開水泡過洗凈粘液,口感才好。然后做法就是一般的家常炒菜,只要你喜歡馬齒莧的口味,怎么炒怎么好吃。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