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打不是堿面。
原因:
小蘇打俗又叫碳酸氫鈉,化學(xué)式為NaHCO?;而堿面又叫食用堿、純堿或者蘇打,化學(xué)式為Na2CO3,兩者是不同的東西。
小蘇打:
1、碳酸氫鈉(NaHCO?)(Sodium Bicarbonate),俗稱小蘇打。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它也是一種工業(yè)用化學(xué)品,低毒。
2、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440℃時完全分解。碳酸氫鈉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xiàn)弱堿性。
3、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制作過程中的膨松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
堿面:
1、堿面,即食用堿,英文名dietary alkali,主要成分是碳酸鈉。
2、堿面,(蘇打、純堿),學(xué)名碳酸鈉,化學(xué)式Na2CO3。
3、堿面,即食用堿,英文名dietary alkali,主要成分是碳酸鈉,質(zhì)地較起子粗糙。因顏色相似,所以區(qū)分方法主要通過手搓的質(zhì)感。
4、在用傳統(tǒng)面粉發(fā)面中用于中和多余的酸性,此過程稱為“揣堿”。堿的用量要適當(dāng),過少稱為“堿小”,則面死而發(fā)酸;過多稱為“堿大”,則開花而色黃。用活性酵母發(fā)面則基本不用堿中和。
5、堿面在熬稀飯時酌量加入,可增加粘稠度,常喝對有胃酸的人有好處。如同多吃各種蔬菜不必專門買維生素藥片,是食療的好方法。
純堿和小蘇打是兩種很容易混淆的物質(zhì),如果把二者的化學(xué)式放在一起的話,面對極其相似的元素構(gòu)成,很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其實,二者的用途是完全不同的。
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NaHCO3) ,純堿是碳酸鈉(Na2CO3)。
2、小蘇打一般用來發(fā)面包、制汽水和做滅火劑以及工業(yè)制藥,也有一些家庭妙用,比如除異味、清潔冰箱等等;純堿是一種用于制造玻璃和制取其它含鈉化合物的物質(zhì)。
3、小蘇打和純堿的性質(zhì)不同,小蘇打是堿性物質(zhì),而純堿并不如它的名字那么“單純”,它具有鹽的通性。
4、除了以上不同之外,純堿和小蘇打在外觀上極其相似,都是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分清楚。
眾所周知,小蘇打可以用來發(fā)酵面包、蒸饅頭,其實,小蘇打的用處不只這一點點,它的用于可以廣泛覆蓋到滅火、汽水、清潔、止癢、止痛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小蘇打可以用來制作汽水飲料。
2、小蘇打可以用來制作滅火器。
3、用小蘇打洗碗,既能把油污洗得干干凈凈,而且不傷手。除了瓷器之外,用小蘇打來清潔不銹鋼、銅鍋或鐵鍋等材質(zhì)的用品,也能光亮如新。
4、熱水壺壺膽中的水垢也能用小蘇打來清潔。
5、長期使用冰箱之后,有一種難聞的氣味,把小蘇打放在一個小盒子里,放置在冰箱里,就能起到除臭的作用。也可以用蘸有小蘇打水的布子擦拭冰箱里面。
6、如果家里有小寵物,地毯上難免會有尿騷味,在地攤上撒一些小蘇打就能起到去除異味的作用。水泥地面的話則用小蘇打與陳醋混合在一起沖刷地面,效果同樣不錯。
7、將小蘇打、淀粉混合在一起可以起到去除身體異味的作用。
8、取一點小蘇打與牙膏混合在一起,可以去除口臭,同時讓牙齒更加炫白。
9、小蘇打可以充當(dāng)干燥劑,放在鞋子里能吸收鞋子中的潮氣,同時還能去除鞋子里的味道。
10、用小蘇打和燕麥片做面膜,有助于改善肌膚。
11、在洗發(fā)水中增加一點小蘇打,能清除殘留的發(fā)膠和定型膏,同時有利于修復(fù)受損頭發(fā)。
12、蜜蜂或蚊蟲叮咬之后,小蘇打和醋調(diào)在一起,涂抹在患處,能止癢止痛。
13、澡水中放一點小蘇打,有助于緩解皮膚過敏,還能緩解全身疲勞;床單上撒一點小蘇打,能預(yù)防兒童濕熱性皮疹。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