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yīng)以寶寶的下一個發(fā)育階段為目標來設(shè)想問題,考慮誤吞異物的防范對策,做好完全的準備。

誤吞異物,基本上100%的寶寶都會發(fā)生
新生兒躺臥的時期雖說還不會移動,但是已經(jīng)會拿起身邊的東西塞進嘴巴了,所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也要注意被子、枕頭等不要覆蓋寶寶的口鼻。
媽媽的項鏈,塞進小嘴 寶寶鐘意閃閃亮的東西。外出鬧脾氣時,總是抱著他,讓他摸著我的項鏈,很快就能心情好轉(zhuǎn)。回家換衣服時將項鏈隨手放在了桌上,一轉(zhuǎn)眼就被小寶塞進了嘴巴,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如果剛才沒看到的話……結(jié)果真的無法想象! 不見了的小熊尾巴在寶寶便便里出現(xiàn)了 寶寶愛上啃小熊的手機鏈,等我注意到時,小熊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不會吧……沒想到那天真的在便便里出現(xiàn)了。還有在他1歲的時候,在某個店里,寶寶津津尤為地啃著糖球的外包裝,不一會包裝上就給寶寶啃出了一個洞,糖漿全漏出來啦。
坐立開始了
看到的世界大不同,好奇心大幅提升的時期。不要以為還不會走動呢不要緊的,如此大意可要不得,要注意周圍放置的物品。
手機鏈拉斷,珠子塞進了鼻孔里! 新買的珠子手機鏈能讓寶寶心情大好,停止哭泣,還以為這是我治寶寶的一大法寶,給寶寶手機鏈,自己打掃衛(wèi)生去了,沒想到,回來一看手機鏈上的珠子不見了,看見寶寶在用手揉鼻子,捧起寶寶的臉一看,媽呀!珠子在鼻孔里,連忙送醫(yī)院,在醫(yī)生的幫助下取出了珠子。
誤食貼紙,全吐出來了! 突然吃下去的午飯全部都吐了出來,還以為是寶寶身體不舒服了呢,結(jié)果居然在嘴巴里發(fā)現(xiàn)了本來應(yīng)該貼在圖畫書上的貼紙!雜志里的卡片也吃了吐過……已經(jīng)很當(dāng)心了,可是總在不經(jīng)意間,寶寶就自己誤吃了什么。自此以后,卡片啦、貼紙啦都會放到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開始扶站了寶寶開始搖晃學(xué)站、扶步后,會伸手拿自己感興趣的物品,所有的東西都變得觸手可及。
碘酒被寶寶誤喝了,嚇人??! 剛用碘酒消毒東西,隨手一放在桌上看寶寶自己在玩,走開一會,回來一看只見寶寶嘴巴邊都是黃黃的碘酒液體,要命啊,寶寶喝了碘酒了,怎么辦呀!趕緊把寶寶送去醫(yī)院,全家都快嚇死了!
塑料瓶的蓋子塞進了嘴巴 手里拿著塑料瓶玩,頭上的蓋子部分一不留神就被塞進了嘴里。因為塞進去得比較深,從寶寶的嘴巴里挖出來可費了一番功夫。拉出來的時候還蹭破了一點點嘴唇皮,好像很痛呢。還好當(dāng)時蓋子還緊蓋在瓶上,不至于整個被吞下去,把大人急出了一身汗。
站立、學(xué)步開始了外出游玩的機會增多的時期。誤將沙子、小石子、葉子吃進嘴巴里的寶寶也越來越多。在家里自然需要萬分小心,而外面更是不能放松。

小點心塞到鼻孔里! 寶寶曾經(jīng)自己將檸檬味的小點心掰開,堵了鼻孔。而且還是兩個鼻孔!老公嚇了一跳,兒子自己也突然大哭起來。我知道只是個小點心,當(dāng)時倒不是很緊張。不過后來回想起來,如果是電池或其他什么東西的話……才后怕起來。
不小心被寶寶一口吞了
草莓!
寶寶自己拿草莓吃,結(jié)果不小心大半個吞在嘴里,貌似很難下咽,頓時寶寶
臉色脹的通紅,有點卡住喉嚨的感覺,把我嚇得半死,后來終于有所緩解了。請問在寶寶卡住喉嚨的情況下我該怎么辦呢?
來自醫(yī)生的建議 東西放多高才是安全高度?地毯、桌上放置危險物品絕對不要!正確的做法是應(yīng)放置于1米高度以上。常常聽到大人們說“危險的東西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可是到底高度多少才算安全呢?對于0~2歲的寶寶來說。小物件、危險物品、藥箱等,應(yīng)避免寶寶觸碰,所以家長應(yīng)視線,以寶寶的高度來觀察周圍,檢查有無寶寶會誤食的危險品掉落在地。
寶寶誤食細小物品怎么辦?
例如體積很小的物品例如珠子等都該遠離寶寶的視線范圍,類似的細小物品需要留心容易被寶寶誤食或誤吞誤塞寶寶即刻壓住鼻根處,防止吸入,并向鼻孔方向推出,若較深不能推出,應(yīng)讓小孩不要說話和
哭鬧,用嘴呼吸,并盡快去醫(yī)院。
吞食時,不小心卡住怎么辦?即刻站在兒童側(cè)后方,一手臂置于兒童胸部,圍扶兒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間區(qū)脊柱上給予連續(xù)、急促而有力的拍擊,以利梗阻物排出。如果是嬰幼兒,可倒提其兩腿,使頭向下垂,同時輕拍其背部,通過異物的自身重力和嗆咳時胸腔內(nèi)氣體的沖力,迫使異物向外咳出。
如果是大孩子,可站在孩子身后,從背后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huán)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nèi)按壓于患兒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復(fù)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吃
魚時卡到怎么辦?寶寶卡魚刺,有些家長會采取讓孩子吞咽飯團和喝
醋的方式來處理,但是這兩種處理方法是不正確的。飯團、饅頭的吞咽會將露在外面的魚刺推入組織的深部,增加發(fā)現(xiàn)及取出的難度。而且醋不但不能軟化魚刺,相反醋的酸度會刺激并灼傷食管的粘膜,使受傷的部位擴大和加深。
如果只是小魚刺,或者卡得不深,家長可以嘗試自己處理。首先要鎮(zhèn)定,然后在光線明亮的條件下,讓孩子盡量張大嘴巴,找來手電筒照亮孩子的咽喉部,觀察魚刺的大小及位置。如果能夠看到魚刺且所處位置較容易觸到,父母可以用小鑷子,最好用酒精棉擦拭干凈,直接夾出。
往外夾的時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孩子的頭部并用手電筒照明,另一人負責(zé)夾出魚刺。如果根本看不到孩子咽喉中有魚刺,但孩子出現(xiàn)吞咽困難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魚刺,但位置較深不易夾出的,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去醫(yī)院請大夫做處理。
魚刺夾出后的兩三天內(nèi)也要注意觀察,如寶寶還有咽喉痛,進食不正?;?a href="http://www.digitaltwinbuildings.com/yebk/youer/kqhl/20130701_267895.html" title="流口水" class="innerlink" target="_blank">流口水等表現(xiàn),一定要帶寶寶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耳鼻喉科做檢查,看是否有殘留異物。
有異物堵塞鼻孔怎么辦?硬要取出堵塞鼻孔的異物,反而可能使異物進入得越深,這是十分危險的!應(yīng)前往醫(yī)院,讓醫(yī)生處理。鼻孔里若是殘留鈕扣電池而不取出來的話,電解質(zhì)可能流出,引起鼻腔內(nèi)粘膜糜爛,需特別留意!
有哪些不能以
嘔吐來處理的異物?
?尖銳物件 圖釘、針、釘子、玻璃碎片等。尖銳物件及其他會傷到內(nèi)臟的東西,在嘔吐時也會損及氣管和食道。
?揮發(fā)性物品、電池等
指甲油、除光液、殺蟲劑、農(nóng)藥、燈油、稀釋劑、汽油、揮發(fā)油、電池等。若有誤吞,請即刻
就醫(yī)。
?強酸性、強堿性物品 漂白劑、洗廁、
浴室專用劑、消毒液、排水管道清理劑等。給寶寶喝水或
牛奶稀釋毒性,并即刻就醫(yī)。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