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楊彧:小時侯見過有人暈倒,大人們圍了一圈,有個大嬸在使勁掐那個人的人中,后來那個人就醒了過來。掐人中,到底是不是個有效的急救方法呢?
點評:掐人中是坊間廣為流傳的方式之一。時至今日,在深圳及惠州地區(qū)的急救員培訓及考核步驟之中,急救員達到現(xiàn)場時除了常規(guī)的判斷患者意識是否喪失之外,還會對患者進行掐人中的操作。
掐人中屬于一種疼痛刺激,如果是由于癔癥等良性因素所致的患者暈厥,那么掐人中可能可以刺激患者蘇醒,但對于腦血管意外、室顫之類的高危情況,掐人中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舉動,甚至在有假牙或者牙齒松動的患者,掐人中可能導致牙齒脫落而進一步導致窒息,因此,掐人中絕對不是一種急救手段,充其量只能作為判斷患者是否有反應的外界刺激而已。
正確判斷患者反應的步驟,應該是用力拍打患者雙肩并分別在其雙耳高聲呼叫,沒有反應后可認為意識喪失,再判斷患者呼吸情況,并決定是否啟動CPR操作(關于CPR操作,可參考《當猝死發(fā)生在健身房,你該如何施以援手?》)。
2網(wǎng)友Mozzie小時侯冬天天冷,家里都會燒個蜂窩煤爐。有一天我午睡起來上廁所,沒走兩步就眼睛發(fā)黑,渾身乏力摔倒在地上,掙扎了很久才爬回臥室床上,恍惚之間漸漸失去了意識,過了很久我又漸漸清醒,趕快給我家人打了電話,他們送我去了醫(yī)院。醫(yī)生說這是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這種情況該如何救助自己或者別人?首先,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下,血液內的血紅蛋白被一氧化碳結合,氧氣無法結合到血紅蛋白,最終導致組織缺氧,如果是輕癥,可能會覺得恍惚、頭暈頭痛、惡心等不適,此時尚有自救可能,盡快開啟通風裝置或到達通風環(huán)境是最佳的自救手段,同時還是最好致電急救系統(tǒng)并前往醫(yī)院就診。
但是很多時候重癥中毒者由于意識模糊甚至喪失,不太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自救。最好的做法還是防范于未然,保持房間通風,注意燃氣設備排煙等與外界聯(lián)通,安裝通風風扇等。
如果施救者到達一氧化碳中毒現(xiàn)場,要注意立即通風,避免一切可能產(chǎn)生電火花或明火的裝置與設備(例如電話、蠟燭),救助過程不要停留在現(xiàn)場,否則施救者可能也會因為吸入一氧化碳而發(fā)病,一定要把患者抬離現(xiàn)場,確認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后,盡快聯(lián)系120急救系統(tǒng),并對患者進行意識評估、呼吸評估;如果呼吸尚存,那么在急救員到來之前注意患者氣道通暢,避免因為嘔吐等導致窒息,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沒有呼吸,立即進行CPR操作?,F(xiàn)場處理結束后,也要在有吸氧裝置供氧的前提下送往有高壓氧治療的醫(yī)療機構進行后續(xù)處理,以減輕并發(fā)癥。
3網(wǎng)友Dora:前段時間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視頻印象很深刻,說是深圳一個游泳池發(fā)生漏電,導致一個小孩觸電溺水。這種游泳池觸電的情況,該如何救她?這個不幸的案例中涉及兩個物理致命因素,觸電與溺水,因此存在不同的機制。首先是在任何觸電現(xiàn)場,不能盲目沖向傷者,必須立即中斷電源,確?,F(xiàn)場安全后再接觸傷者。觸電患者可能由于電流通過心臟導致致命性的心室顫動,因此如果判斷意識喪失、呼吸停止,請立即進行CPR,并積極聯(lián)系取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這樣可以大幅度提高CPR的成功率。
4網(wǎng)友V:有一年暑假,我在一條湍急的河邊走,腳下一滑側身就栽倒了河里面。身子都快沉下去了我才意識到自己是落水了,感覺不到那是多短時間發(fā)生的事情。我不會游泳,河水的深度可以沒過我的頭頂,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jīng)沉底了。 等自己反應過來,本能地就開始瞎撲騰,但還是一直在水底上不來。后來突然不知道怎么就頓悟了,想起聽說不掙扎的話更容易獲救,就停止撲騰,反倒有那么一刻腦袋浮出來水面換了口氣。之后就被河水沖到了下游一塊水淺的地方,腳可以站住了,我被岸邊的人拉了上來。這種情況有可能自救嗎?如果遇到別人溺水,我該如何幫助他?落水自救的手段比較有限,學習踩水、漂浮動作、利用一切可用的水上漂浮支持物是常用的手段,但我作為醫(yī)療工作者,也不能給予很好的建議。不過有一點很重要:如果施救者沒有學習過水上救人的技能,不建議自行施救,能在岸上施救的,絕不下水去救;如能用器材去施救的,絕不要徒手去救,否則可能施救者本身都會陷入危險。
進行施救前必須及時呼救120,避免錯過專業(yè)急救者援助的最佳時間。將溺水者帶到岸上后的急救手段,可參考前。核心是任何方式的控水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判斷溺水者意識喪失,沒有呼吸等,必須立即開始CPR溺水急救。
關于急救,不得不說的話:現(xiàn)實世界是危險的,致命的因素無處不在,我們隨時都可能遭遇意外。一旦遇到意外,冷靜和知識比起孔武有力和肌肉發(fā)達更能夠幫你逃出升天。而救人比起自救,又是另外一個進階的層次。
急救情況有很多不同的細節(jié),不可能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面說完,但是以下幾點,在你希望去施救之前,請充分考慮: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答案不能確定,請不要沖動行事,不要置自己于險地并增加后續(xù)施救者的困難。魯莽行事不僅不能讓遇難者得到救助,反而可能制造更大的悲劇。
作為一名急診科醫(yī)生,我坦率地告訴大家,即使掌握一切急救技能,得到諸如AED等先進器械的支持,國外各種由于疾病或災難事故所致的心跳呼吸驟停事件里,能夠真正存活并恢復理想生活狀態(tài)的比例不超過20%;即使CPR很成功,患者后續(xù)也可能因為復蘇后綜合征或者大腦缺血缺氧而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盡管這個說法聽上去很殘酷,但是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只要肯伸出援手,被救者就多了一線生機。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或了解一點相關的急救知識與技能,還是可以減少一些遺憾,創(chuàng)造一些小小奇跡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