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寶寶護理>急救措施>果凍“鎖喉“,父母學會這個方法真的太重要了

果凍“鎖喉“,父母學會這個方法真的太重要了

2016年11月03日 16:21閱讀次數(shù):647
臺灣地區(qū)的一個統(tǒng)計顯示,91.2%的氣道異物都是食物,其中最多的是花生仁,還有瓜子、釋迦籽、豆子、糖塊、果核等,另外還有一些玩具也會導致孩子窒息,常見的有玻璃球、別針等。
臺灣地區(qū)的一個統(tǒng)計顯示,91.2%的氣道異物都是食物,其中最多的是花生仁,還有瓜子、釋迦籽、豆子、糖塊、果核等,另外還有一些玩具也會導致孩子窒息,常見的有玻璃球、別針等。這些年搶救的孩子當中,氣道異物還遠不止這些,比如紐扣電池、鑰匙、釘子、各種果核、果仁等。蘋果核、核進入氣管后,一般不至于導致死亡,要是氣道進了一個荔枝核或是杏核,就很有可能要命了。
另外,給孩子喂藥時,如果孩子哭鬧、不配合,有的家長會捏緊孩子的鼻子強行灌入,這也很可能導致藥粒進入孩子的氣道,很危險,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另外,孩子在嬉笑、哭泣時,不要讓他飲水、進食,以免食物誤入氣道,引起窒息。

除此之外,還有的孩子喜歡往鼻孔里塞東西,有可能是花生,也有可能是玩具的小零件之類的東西。這些小東西塞進鼻子里,如果只是停留在鼻腔,趕緊抱起孩子,讓孩子低著點兒頭,拍一拍,也許異物就出來了,必要時,去醫(yī)院請耳鼻喉科醫(yī)生取出來。怕就怕異物進入孩子的鼻腔深處,然后通過后鼻孔進入氣道,那就危險了。
上面說的進入氣道的異物種類很多,這些都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果凍!每年因為果凍進入氣道導致窒息而死的孩子為數(shù)不少。

國家現(xiàn)在有新規(guī)定,杯形凝膠果凍杯口內徑或杯口內側最大長度應大于或等于3.5厘米,長杯形凝膠果凍和條形凝膠果凍內容物的長度應大于或等于6厘米,但很多時候,市面上仍然有小果凍在銷售,讓人防不勝防,一不留神,孩子就吃進了“殺人果凍”。
我遇到過這樣一起事件。爸媽是開餐館的,非常忙,平時沒時間看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在一邊玩兒。有一天,旁邊用餐的人發(fā)現(xiàn)一旁玩的孩子臉色發(fā)青,手不停地揮舞??吹阶雷由蠑[放著的果凍殼,旁人喊道:“孩子吃果凍被噎著了?!睕]過兩分鐘,孩子就出現(xiàn)了窒息癥狀,呼吸急促、滿臉青紫,急得孩子的爸爸快哭出來了。

這樣的事太多了,說真的,果凍進入氣道很難排除,即使到醫(yī)院也不好弄。大家想想,果凍是軟的啊,還很大一塊,就算用喉鏡、氣管鏡或支氣管鏡去取,也不容易取出來,因為既不能鉤出來,也不能夾出來。

果凍還有一個特點,柔軟易變形。如果氣管里進了一個扣子,那它就那么大,也不會變形,一般不會把氣管堵死,孩子不會很快窒息死亡。但果凍的形狀會變化,可能會將氣道完全堵死。
如果果凍進入了孩子氣道,除了前面介紹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外,我再教大家一個獨門秘籍:口腔負壓吸引法。父母學會這個方法真的太重要了,我曾在新浪微博介紹過這種方法,后來分別有兩位家長留言說:我就是用您這個方法救了孩子的!

口腔負壓吸引法首先,要把孩子的頭后仰,拉直氣道,否則果凍吸不出來。然后,用嘴包住孩子的嘴,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力吸,讓孩子口腔內形成負壓,通過負壓吸引把果凍吸出來。當果凍被吸到口腔里面,把孩子的頭偏向一側,再用手指把果凍摳出來,可千萬別越捅越深。果凍取出來以后,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呼吸,馬上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就跟心肺復蘇中介紹的口對口吹氣是一樣的。
還要特別提醒家長一點,果凍這東西沒什么營養(yǎng),少給孩子吃(最好別給孩子吃)。如果孩子非要吃,要盡量購買較大的果凍,防止孩子一口吞下,也可以購買“可吸果凍”,降低危險性。還可以先用勺子把果凍攪碎再吃,這樣,即使進入氣道,造成氣道完全阻塞的可能性也會小些。另外,最好不要讓幼小的孩子單獨一人吃果凍,一定要有大人在旁邊看護。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