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別詳細地為大家介紹一下舌診的一些基本知識,學會了看舌診,不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也能通過舌診了解自己或家人的身體狀況。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看舌頭主要都是看兩方面,一個是舌質(zhì),一個是舌苔。
如何看舌質(zhì)
舌質(zhì)是舌體上舌苔沒有覆蓋的部分,舌苔正常覆蓋在舌體的中間,不會將舌頭全部覆蓋,邊上會露出一圈“舌肉”,這就是舌質(zhì),正常、健康的舌頭,舌質(zhì)應該是粉色的。
如果舌質(zhì)偏白,代表體內(nèi)有寒,越往白色這邊發(fā)展代表身體越?jīng)鲈胶?。有些寶寶在剛剛感冒的時候,媽媽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寶寶是受寒感冒還是有熱感冒,這時候看看寶寶的舌頭效果非常好,很多受寒感冒的寶寶,身體其他地方都表現(xiàn)為熱癥,但是舌頭卻是淡白的,明顯受寒的舌頭。這時,用驅(qū)寒的方法來處理,感冒就會迅速好轉(zhuǎn)。
(舌質(zhì)淡白)
反之,如果舌質(zhì)偏紅,從淺粉色,慢慢變成鮮紅色,或者到深紅色,這就說明身體有熱。
(這是典型的陰虛)
舌質(zhì)紅所代表的熱有兩種,一種是實熱,切切實實的熱。另一種是虛熱,對于寶寶來說,尤其是陰虛生熱更為多見。
單純的依靠舌質(zhì)無法判斷實熱還是陰虛,這時就需要根據(jù)舌苔來判斷,往往更為準確。實熱所帶來的舌質(zhì)紅,往往伴有舌苔厚膩的狀況,有些舌苔又白又厚,有些舌苔又黃又膩,這往往都是積食導致的實熱。在處理上要清熱,處理積食。
陰虛往往沒有舌苔,大家常常會看到寶寶舌頭很紅,但是又沒有一點舌苔,這樣的狀況基本都是陰虛導致的,在處理上要重點滋陰。
所以用舌診辨別寶寶的身體狀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guān)鍵:看舌苔。
如何看舌苔
舌苔應該是薄且濕潤的一層白苔。正常的舌苔就像剛剛下小雪一樣白色的,薄薄的鋪在舌頭的中間,能若隱若現(xiàn)的看見下面的舌質(zhì)。
舌苔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當舌苔向消失、或者向變厚兩個方法發(fā)展時,都說明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
如果舌苔變薄,或者沒有舌苔,這時要看看舌質(zhì)的顏色。沒有舌苔且舌質(zhì)淡白,說明胃氣虛弱,這時要做一些健胃補脾的手法。
如果沒有舌苔,但舌質(zhì)很紅,這就說明陰虛火旺。這時要重點用滋陰的方法,把陰補足,熱才會消退。
有的寶寶胃氣虛又有陰虛,就會出現(xiàn)地圖舌,這個時候就要用八珍粉來強健脾胃,改善地圖舌的狀況。地圖舌的寶寶往往脾胃虛弱已經(jīng)到一定的時間了,所以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diào)理脾胃,對于這種寶寶,媽媽最重要的是有耐心。
不僅是對處理地圖舌有耐心,還要對寶寶的飲食調(diào)整有耐心。要長時間的堅持讓寶寶均衡飲食,均衡地攝入各種食物,而不是只偏愛高油、高蛋白、高糖的食物。
所以舌苔變薄了對寶寶的身體不利,但如果反過來,舌苔變厚了,變得又厚又白,這往往是寶寶身體要出狀況的信號。
現(xiàn)在很多寶寶飲食太好,頓頓有肉,天天魚蝦,蛋糕、甜點、冰淇淋隨便吃,中間加餐都是很甜的水果,唯獨各種蔬菜吃得少。很多寶寶都存在營養(yǎng)過剩的問題。
這些營養(yǎng)過剩的寶寶,讓他們把舌頭吐出來看看,大多會有舌苔厚膩的狀況。這是積食的表現(xiàn)。
這是因為肉類等蛋白質(zhì)非常難消化,一般在腸胃中要十幾個小時才能消化吸收,有些腸胃虛弱的寶寶甚至需要二十幾個小時。
每天大量的肉吃進去,脾胃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身體的消化吸收能力越來越差。有些寶寶雖然不愛吃肉,但是愛吃蛋糕、面包、披薩、炸雞或薯片、餅干、果脯等甜食或零食,這些食物也是高糖高熱的。
如果寶寶本身脾胃不好,又攝入了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食物,這些食物的熱無法被身體正常往外排,就會通過氣管、咽喉、鼻腔等往外走。這些源源不斷的熱就會引起氣管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鼻竇炎等各種上呼吸道感染的問題。
所以舌苔變厚,是寶寶身體出狀況的信號。這時我們以前講過的下眼袋紅、口臭、鼻子干癢等即將生病的信號都會出現(xiàn)。
當發(fā)現(xiàn)寶寶舌苔開始變厚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調(diào)整飲食,寧愿讓寶寶吃1周素,也不要再補充營養(yǎng)了,先把熱控制住,不讓熱繼續(xù)發(fā)展。再根據(jù)具體狀況處理積食,祛濕清熱或者滋陰。
如果寶寶舌苔又白又厚,處理積食就夠了。
如果寶寶舌苔黃膩,舌質(zhì)紅就說明身體典型的濕熱。這時,通常舌苔黃膩伴隨有口臭、眼屎多、屁股紅等癥狀,這時要在處理積食的基礎上,清熱祛濕。
用清胃經(jīng),揉板門,運內(nèi)八卦、掐四縫等手法來處理,不要讓積食發(fā)出來。也可以讓寶寶喝一些焦三仙或直接吃紅糖雞內(nèi)金粉來化積食。
如果寶寶有濕氣重的表現(xiàn),可以喝薏米紅豆水或者用艾灸、花椒水泡腳等方法祛濕,同時配合清熱手法把熱清掉。也可以讓寶寶喝一些焦三仙或直接吃紅糖雞內(nèi)金粉來化積食。
有些濕熱嚴重的寶寶,舌苔會由白色變成灰色,甚至黑色。我之前就見過一個舌苔變黑的寶寶,舌苔焦黃。媽媽聽了我的基礎課以后把寶寶的舌頭照片發(fā)給我看,我一看就告訴她要趕緊給寶寶處理,一方面飲食上進行控制調(diào)整,只吃素,同時大力的清熱,那個媽媽處理了一周半,告訴我,寶寶焦黑的舌苔掉了下來,重新長了一層淡薄的舌苔。大家這才安下心來。
可惜當時那張寶寶的照片找不到了,這里用另外一張成人的照片來代替,讓大家看看濕熱嚴重到舌苔變黑的舌苔是怎樣的。
舌頭所對應的反射區(qū)
舌質(zhì)和舌苔的知識了解之后,大家還要了解舌頭的幾個反射區(qū),根據(jù)反射區(qū)再來觀察舌質(zhì)和舌苔,也會了解得更準確哦。
中醫(y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cè)。
舌尖是心肺的反射區(qū),因為寶寶心常有余,現(xiàn)在又飲食太好,動不動肺熱,所以寶寶舌尖大都是紅紅的。
如果寶寶舌尖部位顏色鮮紅,還伴有口臭、眼屎多、小便黃等癥狀,就需要趕緊給寶寶清清心經(jīng)。
有的寶寶舌頭上紅點點特別多,還伴有咳嗽,就可能是陰虛火旺。則要在清熱的同時滋陰。
舌中是脾胃的反射區(qū),如果這個地方?jīng)]有舌苔,則是典型的陰虛。如果舌苔白厚,則說明孩子積食了。如果舌苔中間有一條裂痕,則說明孩子胃氣不足。需要補脾。
舌苔厚膩的寶寶都可以通過處理積食,補脾的手法來處理。
舌兩側(cè)是肝膽的反射區(qū)。如果顏色過紅,孩子又脾氣大,動不動哭鬧,則表示肝火旺。肝火旺常常是伴隨著心火旺一并出現(xiàn)的。這時可以清清肝經(jīng)。
舌根是腎的反射區(qū),一般不太容易看,但寶寶雖然腎氣不足,但是腎出問題的狀況卻不多,所以腎的反射區(qū)可以不用在意。
分享這些舌診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準確地掌握寶寶的身體狀況。
但是在文章的最后我也要特別提醒各位媽媽,不要矯枉過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