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感冒了不能吹太涼的風,不能吃冷飲,可真是苦不堪言,因此夏季預(yù)防感冒就尤為重要,對于小寶寶來說,夏季感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夏季感冒了該如何是好?
夏季感冒,當真痛苦不堪啊,大家都知道,感冒吃完藥,蓋上被子捂出汗來就好得差不多了,但是這事兒也就冬天干得出來。夏天你試試蓋著被子捂汗,夏天感冒大多是熱傷風,要靠捂出汗來治愈,那就得捂得更熱才行,而且如果是寶寶的話,我們也不敢這樣做,寶寶不太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要是感冒沒治好再弄出個別的病來就得不償失了。
感冒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統(tǒng)稱。各種致病微生物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癥統(tǒng)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單一部位的炎癥則分別稱為鼻炎、鼻咽炎、扁桃體炎、咽結(jié)膜熱、會厭炎、喉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眾多,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小兒普遍易感,還重復感染。感染因素中病毒約占90%,其他有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常見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基病毒等。常見的細菌有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
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多渴多飲易造成水濕內(nèi)停,郁而化熱;孩子出汗較多,會消耗能量;濕度比較大,食欲減退,會影響進食;晝長夜短又悶熱,導致睡眠不足。這些因素都會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而易感外邪。從外因看,孩子容易貪涼飲冷,如吹空調(diào)、喝冷飲、吃雪糕、冷水洗澡、乘涼露宿等,溫差太大,不易適應(yīng),而易感受風寒暑濕之邪;從病原微生物看,夏季適合一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長。
孩子夏季感冒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主要表現(xiàn)為鼻塞、噴嚏、發(fā)熱、頭重、腹痛、腹瀉等癥狀。兼有咽痛、濁涕、痰黃、苔黃膩的是濕熱感冒;咽不痛、涕清、痰白、怕冷、苔白膩的是寒濕感冒;伴有高熱汗多、疲乏無力的是熱傷氣陰感冒;面色萎黃、眼袋青黯、鼻梁有“青筋”、食欲減退、睡眠不安的是脾虛感冒。
治療兒童夏季感冒應(yīng)辨證施治。寒濕感冒用芳香化濕、辛溫解表法,常用香薷飲加減、感冒合劑、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等。濕熱感冒用芳香化濕、辛涼解表法,常用新加香薷飲、退熱合劑、甘露消毒湯等。熱傷氣陰感冒要注意滋陰清熱,避免因傷陰而加重病情,常用竹葉石膏湯、清暑益氣湯等。脾虛感冒用芳香解表、健脾化濕法,常用七味白術(shù)散、五葉蘆根湯等。
發(fā)熱 一般要持續(xù)3~5天,體溫超過38.5℃可用解熱鎮(zhèn)痛藥,用藥最好遵醫(yī)囑,不要隨意用,更不能超劑量用。長期或超量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有可能導致副作用,如白細胞減少等,白細胞減少會使身體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感染。如果發(fā)熱超過39.5℃;或接連反復發(fā)熱三天以上;或伴有寒戰(zhàn)、頭痛、驚厥、昏迷;或有咳嗽、關(guān)節(jié)痛、嘔吐、血尿等癥狀,應(yīng)及時就醫(yī)。
夏季的發(fā)病原因特別,要痊愈也很需要一段長時間的精心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免疫力和感冒的邪氣做一個耗時一周的左右的斗爭,當然這段時間要保證好充足的睡眠,呆在一個恒溫的環(huán)境,多喝水,以增加新陳代謝。這才是恢復身體的最好辦法,藥物治療和護理只是一種輔助罷了。最后夏季還是要預(yù)防為主防治結(jié)合,保持體質(zhì),才是應(yīng)對夏季感冒最好的方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