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懷孕> 孕婦須知>生二胎和只要“獨生子女”的寶媽,35歲是個“分水嶺”,差距明顯

生二胎和只要“獨生子女”的寶媽,35歲是個“分水嶺”,差距明顯

2021年04月19日 18:02閱讀次數(shù):0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后,很多家庭都進入了四口之家,但也有些經(jīng)過考慮后還是決定放棄二胎,其背后原因也很現(xiàn)實,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原標題:生二胎和只要“獨生子女”的寶媽,35歲是個“分水嶺”,差距明顯

權(quán)威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愛你年”出生并進行過戶籍登記的新生兒達到1003.5萬,較之于2019年1465萬的出生人口數(shù)量,生育率其實是呈現(xiàn)下滑的趨勢。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后,在當年的確催生了很多“二寶”,可隨著這幾年的觀望,小夫妻追生二胎變得越來越“理智”,背后原因也很現(xiàn)實。

家里是獨生子女還是多子女家庭,其實在寶媽35歲時是個“分水嶺”,對比很明顯。

生二胎和只要“獨生子女”的寶媽,35歲是個“分水嶺”,差距明顯

35歲“意外懷孕”懷生二胎,寶媽直言“后悔”

小喬和丈夫都是愛玩的性格,婚后兩個人甚至決定丁克。后來在父母的勸說下,夫妻倆既不避孕也不備孕,順其自然,婚后三年生下了兒子。

考慮到兒子是三年才有的,算不上是“易孕體質(zhì)”,加上自己年歲日長,懷上孩子的幾率也不大,兩個毫無計劃的人依然“我行我素”。

誰知就在小喬35歲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意外懷孕”,對于這個孩子的到來,夫妻倆毫無準備。畢竟是自己的骨血,小喬還是在“遮遮掩掩”中生下了這個孩子,讓單位同事大為詫異。

兩個孩子相差5歲,老人帶娃早已有心無力,無奈之下小喬只能辭職做全職寶媽,一邊輔導幼小銜接的兒子功課,一邊拉扯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兒,身心俱疲,而且生活質(zhì)量在急劇下降。

女兒有次考試卷子沒有家長簽字,寶媽被老師“痛批”,深夜里小喬失聲痛哭,表示要了二寶后悔了。她也開始反思,從丁克到二胎,說到底還是自己毫無規(guī)劃造成的。

生二胎和只要“獨生子女”的寶媽,35歲是個“分水嶺”

追生二胎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僅要“票子足”,還得身體底子好,生二胎和生一胎的寶媽,在35歲以后生活差距明顯,當然了,家里有礦的除外。

從身體上說,35歲就屬于高齡產(chǎn)婦了,需要承擔著比要一胎更大的風險。還存在著精力不濟、體力不支的情況,要二胎需慎重。

資料顯示,高齡妊娠的早產(chǎn)率是適齡女性的4倍,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比適齡孕婦(這里指25~29歲)高出2~4倍。

女性年齡過大,子宮的收縮力也在減弱,會延長分娩時間,容易發(fā)生難產(chǎn)。女性在35歲以后追生二胎的,對身體是個嚴峻考驗,和在35歲之前生娃的明顯不同。

在職場中,35歲是公認的一道“關(guān)卡”,公務(wù)員以及很多企事業(yè)單位的招聘,都將35歲設(shè)立為“最后門檻”。

生二胎和只要“獨生子女”的寶媽,35歲是個“分水嶺”,差距明顯

如果說在此之前還能夠相對自由地切換工作,帶娃工作兩不誤的話,那么過了35歲后再追生二胎的,在工作中就往往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為了掙孩子的奶粉錢,天天不遲到只為拿滿勤;各種換班、串休就為了能在孩子生病時不缺席;對工作的穩(wěn)定性更為看重,不再“一時熱血”提辭職;只要單位對寶媽有些許的照顧,都會感激涕零。和35歲之前“說走就走”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也讓“而立之年”的寶媽倍感疲憊。老人帶娃幫不上忙,自己又要照顧4位老人+兩個孩子,內(nèi)中心酸,經(jīng)歷過的人才能懂。

再也不是30剛出頭,父母健康兒女幼小,有錢有閑還有“志向”的年代。不是向生活妥協(xié)了,而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基于以上的種種對比,奉勸寶媽追生需慎重,從身體、經(jīng)濟、精力、帶娃的人多方面去考量,不要盲目追生。

寶媽50歲后,養(yǎng)老也是道“坎兒”

要二胎有利有弊,全看自己去如何衡量,中年的坎兒在35歲,其實50歲后退休,養(yǎng)老也是道不可跨越的“坎兒”。

獨生子女養(yǎng)老壓力大,4+2+1的模式,讓獨生子女不堪重負。而多子女的家庭,在父母晚年時能夠分擔下養(yǎng)老的壓力,會相對輕松一些。

在這方面還得看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白眼狼”的孩子,相互推脫不養(yǎng)老,養(yǎng)一幫孩子也是白搭。而有能力又孝順的孩子,養(yǎng)一個也很圓滿,不一而足。

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推進,年輕的夫妻在考慮要幾胎時,很多也會將養(yǎng)老因素考慮進來,未雨綢繆。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