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貴人語遲”的說法,但沒有哪個家長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開口說話的吧!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么促進孩子的語言發(fā)育?有什么好的方法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促進孩子語言發(fā)育的方法
一、家長多和寶寶說話——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
寶寶滿月之后雖然聽不懂家長時候的話,但在家長說話的時候,寶寶會盯著看、用耳朵聽,甚至有時候還會咿咿呀呀的“回應(yīng)”。
建議寶媽、寶爸從孩子滿月開始就多和寶寶慢慢的說話,說一說寶寶正在做什么、媽媽正在做什么之類的“廢話”。如果家長實在不知道說什么,也可以給寶寶講故事、讀繪本,甚至聽一些有聲故事,為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
二、從簡單的詞語開始說——寶寶容易理解
當寶寶開始咿咿呀呀的模仿發(fā)音的時候,家長可以看著寶寶說一些簡單的詞,比如吃飯飯、洗手手、爸爸、媽媽……
先選擇一些寶寶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常做的事情的一些相關(guān)詞匯,方便寶寶理解和模仿。
三、兒歌、故事、游戲——寓教于樂
當寶寶開始說話之后,家長可以陪寶寶唱兒歌、親子閱讀、講故事,還可以陪寶寶玩一些促進語言發(fā)育的游戲,用更多豐富、有趣的方式盡可能讓寶寶多說話。
兒歌、故事之類的方法就不用多說了,家長都比較熟悉,我給大家分享一個口令游戲,可以幫寶寶理解各種詞或者短句的意思,增強理解能力。
玩法也很簡單,想一些簡單的口令,比如跳幾下、拿一個紅色的玩具、模仿小貓的叫聲等,家長和寶寶輪流抽口令,抽到之后完成口令。
家長在完成口令的時候可以盡量的裝得笨拙或者用幽默的方式,這樣孩子會更喜歡這種游戲。
四、適當加入一些“高級詞匯”——提升詞匯量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使用的都是一些簡單的詞匯,但2、3歲左右孩子就需要更進一階,學一些相對不那么日常的“高級詞匯”了。這就需要家長在和寶寶聊天的時候適當加一些“高級詞匯”。
比如寶寶喜歡吃蘋果。
家長可以問一問他:“你為什么喜歡吃蘋果?”
寶寶如果回答:“蘋果甜”
你就可以說:“原來寶寶喜歡蘋果的味道啊!蘋果甜甜的,聞起來還有清香!”
這樣寶寶在對話中就會學到“甜”是蘋果的味道,慢慢理解“清香”的意思,積累更多詞匯量。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