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
1、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如通過談話“我是乖寶寶”、“我長大了”、“我學會了……”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再如在語言活動(詩歌、故事、看圖講述等)中,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nèi)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例如:我們班的王若彬小朋友不會穿脫、整理衣服,剛開始,老師幫助他完成,但是要讓云云仔細的看,爭取學會,會了方法,下次要讓彬彬自己來做,好嗎?老師知道云云最棒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云云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動手能力。
2、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來強化孩子的自理能力。
故事對孩子具有無窮的魅力,故事中形象真切的人物與動物深深感染著孩子,因此,我經(jīng)常給孩子播放關于自理的動畫片,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例如:我給孩子講故事《特別的禮物》:故事中小兔西西不愛勞動,兔媽媽每天要燒飯、洗衣,還要照顧西西:喂飯、穿衣,最后媽媽累倒了。小動物們都拿自己勞動所得的東西作為禮物送給兔媽媽,小兔哭了,因為她平時從不勞動,最后在朋友的幫助下,它在野外挖了一個大蘿卜送給媽媽,媽媽高興地說:“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通過故事,孩子懂得了只有自己勞動得來的禮物,才是最好的禮物。我們就是這樣通過這些文學作品中生動的情節(jié)、鮮明的形象來感染和影響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意識。
3、運用簡短有趣的兒歌,激發(fā)幼兒對自理簡單的興趣。
3歲孩子思維的特點還是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他們的模仿性強,兒歌內(nèi)容簡單、直觀、形象,瑯瑯上口,易讀易懂。另一方面兒歌內(nèi)容直接有指導學習的作用。例如:《吃飯》吃飯時坐端正,左手扶著碗,右手拿調(diào)羹。一口一口往下咽,不剩飯,不挑菜,自己吃飯真能干?!断词峙痢穬芍恍∈直绢I大,抹上肥皂洗手帕。清清水里洗一洗,小小手帕干凈啦?!蹲约?a href="http://www.digitaltwinbuildings.com/baike/403903.html" title="刷牙" class="innerlink" target="_blank">刷牙》小
牙刷,手中拿。擠牙膏,輕輕刷;上下刷,里外刷,清水漱口露白牙?!动B衣歌》關關門,關關門,抱抱臂,抱抱臂,彎彎腰,彎彎腰,我的衣服疊好了。通過這些瑯瑯上口的兒歌,幼兒會有興趣地邊說兒歌邊模仿,逐步掌握了這些本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