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冬瓜500克,薏米30克,水鴨250克,生姜2片。
做法:水鴨洗凈斬塊,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與薏米、生姜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后改為文火,再煮1~1.5小時,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這款湯清熱利尿解暑。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薏米即薏苡仁,味甘淡,性涼,健脾滲濕、清熱利水。水鴨性平?jīng)龆陡?,補中益氣、養(yǎng)陰利水。
注意:薏米洗凈后在冷水時入煲,這樣煮出來的薏米就易軟入味;冬瓜必須連皮煮,因為冬瓜清熱祛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瓜皮而并非瓜肉。
材料:番茄150克,土豆250克,排骨300克。
做法:先將排骨洗凈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與切塊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后改為文火,煮40分鐘后,加入番茄,再煮20分鐘,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止渴。番茄味甘、酸,性涼,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和增進食欲的功效;土豆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通利大便。此湯酸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尤其適宜天氣炎熱胃納不佳者食用。
材料:苦瓜300克,黃豆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先將排骨洗凈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與切塊的苦瓜和浸泡好的黃豆一起放入砂鍋,加水1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后改為文火,再燜煮60分鐘,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喙衔犊啵詻?,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黃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濕、益血補虛、解毒。最宜口干口苦、尿黃、煩熱等熱癥明顯者飲用。
注意:苦瓜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太多。
材料:節(jié)瓜500克,蠔豉50克,豬 400克。
做法:先將豬洗凈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與切塊的節(jié)瓜及蠔豉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20分鐘后改用文火煲1~1.5小時。
功效:滋陰清熱、消暑滲濕。節(jié)瓜性平味甘,能健脾滲濕、清熱消暑、利尿消腫。節(jié)瓜不寒不熱,相較于冬瓜的寒涼,很具“正氣”,是炎熱夏季的理想蔬菜。蠔豉味咸、澀,性微寒,具有滋陰,養(yǎng)血,補五臟,活血,充肌之功效。此湯滋陰清熱、消暑滲濕,老少皆宜。
材料:太子參15克,瘦肉150克。
做法:先將洗干凈后的太子參放入煲里,加水500ml,煮開后調(diào)成小火,大約煮30分鐘后,下瘦肉,再用小火煮15分鐘后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生津。太子參味甘,微苦,性溫,具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之效。此湯老少皆宜,尤適用于虛不受補者。
材料:番薯250克,紅糖50克。
做法:將番薯切小塊,加水煮20分鐘,加紅糖,放涼后吃薯喝糖水。
功效:健脾胃、和血通便,適宜夏季炎熱時胃納欠佳者食用。番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及潤腸通便等功效;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等作用。
蓮藕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具有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等功效,而排骨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和骨膠原以及磷酸鈣,對強筋壯骨很有幫助。
濃濃的子排與絲絲蓮藕相溶合,褒出一鍋鮮濃的湯。不但有潤腸道,清熱消痰、補血養(yǎng)顏的功效,而且還能夠有效的健脾胃。
食材:排骨、蓮藕、姜
做法:
1、蓮藕洗凈,用刀切成小段備用,排骨洗凈備用;
2、鍋中加水,放入姜片喝蔥白,水開后放入洗凈的排骨焯去血水;
3、焯好水的排骨用清水沖洗干凈、控水;
4、鍋中放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排骨;
5、蓋上蓋子燒至水開以后轉(zhuǎn)中小火燉半小時;
6、加入蓮藕,繼續(xù)燉一個小時,出鍋前加食鹽調(diào)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