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這個節(jié)氣在戰(zhàn)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jīng)確立了,預(yù)示著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shí)際上,若按氣候?qū)W的標(biāo)準(zhǔn),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升達(dá)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qū)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qū)這時則剛剛進(jìn)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jié)。進(jìn)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jié),萬物繁茂。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jīng)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dá)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yuǎn)去,名為餞春。崔骃在賦里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眳桥和 读⑾摹吩娨舱f:“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xiāng)有烹食嫩蠶豆的習(xí)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xí)俗。
斗蛋游戲
那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shù)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wǎng)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jìn)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rèn)輸,最后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jié)q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肴。鄉(xiāng)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yàn)榈靶稳缧?,人們認(rèn)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yīng)該進(jìn)補(bǔ)。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yuǎn)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yōu)榱讼奂?,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zāi)。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xí)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從小數(shù)打到大數(shù)),不能外打里。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guān)。據(jù)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后,對諸葛亮言聽計(jì)從。諸葛亮臨終囑托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dāng)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后,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shù)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托,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yàn)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yáng)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jìn)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么本領(lǐng),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shí)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yùn)。
寓言二首賈至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懷君晴川上,佇立夏云滋。
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diào)鳴杵,始搗機(jī)中紈。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
聞有關(guān)河信,欲寄雙玉盤。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
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
壺中天/念奴嬌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 年四月十二。依舊洛里吟窩,華臺書隱,心事無懷氏。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fēng)誰寄。珠璧禎祥,斗牛光景,預(yù)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 年方六十歲。
日憶京師諸弟 韋應(yīng)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fēng)始飄閣,疊云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dāng)惜徂景。
鄉(xiāng)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陸游
松陰系馬啟朱扉,粔籹青紅正此時。
守墓萬家猶有日,及親三釜永無期。
詩成謾寫天涯感,淚盡何由地下知。
富貴賤貧俱有恨,此生長廢蓼莪詩。
鄉(xiāng)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 陸游
手持綠酒酹蒼苔,今歲何由疋馬來。
清淚不隨春雨斷,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歸心切,白發(fā)凄涼老境催。
誓墓只思長不出,松門日日手親開。
立夏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前二日作 陸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征路遠(yuǎn),游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余日 陸游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閑人日月長?爭葉蠶饑鬧風(fēng)雨,趁虛茶嬾斗旗槍。
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
堪笑山家太早計(jì),已陳竹幾與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間病不禁,四月欲盡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開口何曾談世事,收身且復(fù)愛吾廬。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fēng)。
立夏詩畫/(近)吳藕汀
多年不見小黃魚,
寄客何來櫻筍廚。
立夏將離春去也,
幾枝蕙草正芳舒。
格致-立夏 黃志鋼
風(fēng)雨陰晴總有時,路上幾人在躑躅?
秋去春來華發(fā)生,光陰悠然不復(fù)返。
問君心有何所寄,恰似細(xì)雨起波瀾。
人間世事多曲折,登高一覽皆通途。
相關(guān)推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