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記憶能力的提高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shù)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yīng)是“信手涂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chuàng)造。但是這并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里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比如下面的這些繪畫作品。
2、想象能力的提高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guī)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里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胡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只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xiàn)。
3、 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
4、情緒的及時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边@也是為什么很多心理學(xué)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xué)里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5、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fā)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么,怎么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fā)。
6、 繪畫過程鍛煉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涂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chuàng)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nèi)容,創(chuàng)造力可以無限發(fā)揮。
1、多說童話語言
要去引導(dǎo)小孩子,首先要學(xué)會與他們交流,讓他們愿意聽你的話。比如說,一個孩子把蘋果畫得太大了,想重新畫一張,家長就可以引導(dǎo)小孩”大蘋果媽媽牽著小蘋果,你先畫出了蘋果媽媽,蘋果小孩是什么樣的,我們想知道,你畫給我們看吧?!焙⒆勇犃藭浅i_心,他會非常樂意畫出好看的蘋果小孩來,這種對小孩認同的話語,可以增強小孩子的信心,讓他們更有興趣畫畫。
2、像小孩子一樣的幻想
孩子們畫畫隨心所欲,只為了讓自己的心聲得到表達,所以他的畫不能用大人的眼光來欣賞,而是要用小孩的角度來欣賞,多花時間與小孩子交流,問問他們畫的是什么。他會非常樂意告訴你的,這時,你可以順勢啟發(fā)他,讓他畫出更多更好的畫來。這樣不僅讓他有興趣畫畫,同時也在畫的時候?qū)W習(xí)到你的知識,并且會因為你的陪伴而變得更加的親近。
3、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畫畫條件
孩子們最不喜歡受約束,因為他們是天馬行空的。只是在紙上做畫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除了在紙上畫畫,他們還喜歡在地上畫,在墻上畫,成為家里的”破壞王”,對此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制約,你可以買一個畫板,或者指定一個有瓷磚的場所給他自由的發(fā)揮。
4、更多的生活體驗
孩子們是天生的創(chuàng)造家,但是創(chuàng)造也不能沒有基礎(chǔ),而生活是畫畫素材的最好來源,有空的時候,多出去走走,接觸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會動的生物,不動的植物、藍天、白云、江海湖泊,都可以成為孩子畫畫的素材。
1、不要對孩子的作品做評判
對孩子來說,掌握繪畫技巧不是寶寶涂鴉的主要目的,所以父母不要以“像”或“不像”來簡單評判寶寶的作品。用一顆童心去觀察寶寶的表達,讓涂鴉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一份快樂時光。
2、別用臨摹和簡筆畫教材
孩子學(xué)畫,家長不要買臨摹課本,也不要買簡筆畫教材。簡筆畫要求線要直,圈要圓,模式僵化,不符合兒童畫的特點。少兒美術(shù)沒有對錯、好壞,只要有特點,就應(yīng)肯定和鼓勵。
3、多帶寶寶觀察生活
以我手畫我心時時鼓勵寶寶用畫筆來展現(xiàn)真實的所見所感,無論涂鴉的內(nèi)容是路邊的一棵小樹還是寶寶心愛的小布熊,都離不開對生活本身的觀察和體驗。父母能做的就是去豐富寶寶的生活內(nèi)容,培養(yǎng)寶寶的感受力,有一顆會感動的心才能讓寶寶快樂成長。
4、挑選培訓(xùn)機構(gòu)要看課程表
家長挑選培訓(xùn)機構(gòu),除看是否有合法證照外,最關(guān)鍵要看機構(gòu)有沒有系統(tǒng)的課程表,內(nèi)容包括上課的繪畫主題、表現(xiàn)形式、重難點、活動和作業(yè)等,挑選最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