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有好奇心,而且,好奇心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哦!第一階段他們對什么都好奇,自從有了孩子,小派就特別喜歡觀察他們。想為什么我們大人,沒有小孩可愛了呢?
小孩張開眼睛看世界,什么東西都是新的,洗個澡就像神農(nóng)嘗百草似的。
咱做個飯,他在旁邊盯哨,就像福爾摩斯似的。
她好奇自己滿身蕾絲,像個公主的樣子,會把咱們的蕾絲底褲掛在脖子上。
他好奇住在自己修的房子里,是什么樣的趕腳。
他們好奇每只蘋果的味道是不是都一樣,所以拉開家里的冰箱,是這個樣子。
孩子之所以可愛,比大人可愛很多,就是因為孩子對什么都好奇。
好奇的孩子最有生命力。
第二階段他們突然變得不好奇了但是到了第二階段,孩子們的好奇心大大下降,突然不怎么好奇了。
或許是好奇心被我們大人滅掉了:或是漸漸長大,學業(yè)越來越繁重,孩子只感到累,觸覺不再敏銳,漸漸失掉了好奇心,對什么都沒什么興趣,表現(xiàn)在學習上就是不再有求知欲,厭學。
家長們這個時候,往往最焦慮,不知道該怎么辦,看看兩位媽媽的傾訴啊。
不知道怎么辦媽媽A: 不知道為什么,孩子突然就厭學了,總說媽媽,我不想學習了,好累啊。想要結(jié)束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重新激發(fā)孩子對外界,對學習的好奇,需要像下面這樣——激發(fā)孩子內(nèi)向的好奇哦。
第三階段重新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理學家說,好奇分兩種。
一種好奇是外向的。好奇外面世界的樣子,好奇外面世界的規(guī)律。
有一些孩子,特別愛思考,特別愛觀察,沒事兒捧著《十萬個為什么》,一頭扎進去,看得連漢堡都不吃,就屬于這樣的好奇哦。
還有一種好奇是內(nèi)向的,對自己能力的好奇。
內(nèi)向好奇,是外向好奇的基礎(chǔ)。
對自己能力的好奇,是對外界好奇的原動力。
如果激發(fā)了孩子對于自己能力的好奇心,他們就會燃起探索外界的雄心,學習是孩子探索外界世界的重要方式,當然他們就會愛學習,樂此不疲。
具體怎么做,參考下面的例子就行:
孩子走路拖拖拉拉的時候,對孩子說,不知道我倆誰跑得更快呢?
——孩子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小火箭一樣躥出去。
王爾德說:最好的好奇,是好奇自己的潛能。
孩子對外界的好奇,或許會因為課業(yè)繁重耗盡,但對自己潛能的好奇,永遠不會枯竭。
爸爸媽媽們按照上面的辦法,激發(fā)孩子對自己潛能的好奇,就能由內(nèi)而外,讓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重新變回充滿生命力,喜歡探索,喜歡學習的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