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進(jìn)士盧藏用沒有官職,他來到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隱居以擴(kuò)大影響,后來朝廷終于讓他出來做官。司馬承禎想退隱天臺山,盧藏用建議他隱居終南山。司馬承禎說:“終南山的確是通向官場的便捷之道啊?!北R藏用深感羞愧。
唐朝時,書生盧藏用因為沒有考取進(jìn)士,便和哥哥盧征明隱居終南山。
古代人隱居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人是不愿與官場之人同流合污;有人的是官場失利;還有一種人,其隱居的原因比較特殊,是想憑借隱居之舉抬高自身聲望、提升身價,以此來謀求官職。就因為隱居之舉容易引起官府的關(guān)注,在士人中形成影響,所以朝廷往往會任用那些假意隱居的人,以表示自己對人才的重視。
盧藏用就是出于最后這種目的,他通過隱居之舉,取得了賢名,后來果然被唐中宗請入朝中做官,先后擔(dān)任左拾遺、修文館學(xué)士、工部侍郎等職。時人因為盧藏用曾隱居多年,將其稱為“隨駕隱士”。
當(dāng)時,盧藏用和道士司馬承禎交好多年,可是他們二人在興趣志向上相差很多。有一天,司馬承禎奉唐睿宗之命前往長安宮中談道說法。臨別之際,盧藏用以朋友的身份來給他送行。司馬承禎向其表明了自己想退隱天臺山的意愿,而盧藏用建議他隱居終南山,并說:“這座山里有很多好地方,你何必遠(yuǎn)走他鄉(xiāng)呢?”司馬承禎立刻就明白了盧藏用的意思,當(dāng)即正色說道:“在我看來,終南山只不過是通向官場的一條便捷之道罷了?!北R藏用聞言,面露愧色,感到很尷尬,甚至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注音】zhōng nán jié jìng
【出處】《新唐書·盧藏用傳》記載:盧藏用想入朝作官,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聲,終于達(dá)到了作官的目的。
【解釋】比喻達(dá)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方便之門
【同韻詞】改朝換姓、群山四應(yīng)、重氣輕命、戰(zhàn)無不勝、金碧輝映、一錢如命、動蕩不定、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矯枉過正
【例句】如今那種靠阿諛奉承謀取官職的終南捷徑已行不通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堵塞了那條邪路。
自此以后,許多人都效仿盧藏用,隱居在終南山上,以唐朝為最。大部分是題詩幾首,請一位小吏拿去京城上見皇帝,以此求得做官之路。像杜甫,李白等人,在他們的前期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dāng)然,凡事需有度。所謂見好就收就是這意思,如果皇帝幾次召見都不理睬,那你就真的成了終南山的隱士而老此終生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