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教育資訊>教育熱點>沒有寶馬和學區(qū)房的孩子,童年怎么樣了?

沒有寶馬和學區(qū)房的孩子,童年怎么樣了?

2017年03月28日 16:24出處:成長樹作者:成長樹閱讀次數(shù):244
看到很多媒體都報道了同樣一條新聞,《父親借債20萬買寶馬,只為兒子在同學面前不“丟臉”》新聞中的夫妻兩人月收入大概都是5000左右,丈夫是縣里的機關(guān)干部,妻子是中學英語老師,孩子現(xiàn)在上幼兒園。
看到很多媒體都報道了同樣一條新聞,《父親借債20萬買寶馬,只為兒子在同學面前不“丟臉”》新聞中的夫妻兩人月收入大概都是5000左右,丈夫是縣里的機關(guān)干部,妻子是中學英語老師,孩子現(xiàn)在上幼兒園。

本來一家人的生活,是很幸福美滿的。

因為想到“兒子至少會從一個縣城人開始起步,所以讓他上最貴的私立幼兒園,因為接觸到的圈子不一樣”,夫妻倆把孩子送到了當?shù)孛繉W期近萬元的高檔幼兒園。

有段時間孩子不怎么想去上學,然后又提出想要一雙“毛毛蟲”鞋子。夫妻倆一查,才知道這種鞋子售價在400左右,本來覺得孩子腳長得快,不打算給孩子買。

但是在接送孩子放學時,妻子發(fā)現(xiàn)“兒子班上有10來個小朋友都穿著這種鞋,其中幾個小朋友出幼兒園后,伸出腳圍成一個圈互相說再見,但沒有小朋友給兒子打招呼”。

看到這些,媽媽馬上帶兒子去買了那雙鞋子。在父母看來,“和花錢相比,讓兒子有更多圈子,這是幾百元錢不能買到的?!?

隨后夫妻倆又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組織的戶外活動中,自己開的不到10萬的國產(chǎn)車是孩子家長中最差的,而孩子也總是想坐其他小朋友的車。

為了讓孩子不落后,他們決定用掉自己10幾萬的積蓄,再借債20幾萬,購置一臺寶馬轎車。

可是為了還債,生活中只好處處節(jié)省,不敢請客、不敢旅游、不敢聚餐,甚至不敢慶祝妻子30歲的生日,還時常開始爭吵。

丈夫開始困惑:這輛車把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全部打亂了,我也不曉得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這條新聞一出,引起了熱烈討論。

很多網(wǎng)友都覺得是大人心態(tài)出了問題,認為與其花錢讓孩子跟其他人攀比,不如把錢用在培養(yǎng)孩子興趣和眼界上。

還有些網(wǎng)友把這件事跟最近價格飆升的學區(qū)房聯(lián)系起來,認為如今的家長,太過焦慮了。

的確,北京房價連夜?jié)q價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諸如“賣家報價728萬,從7點半砍價到夜里11點半,結(jié)果竟以745萬成交”,“北京小學學區(qū)房25萬一平仍搶手”這些看似不合情理的新聞,卻真實的發(fā)生著。

甚至有很多外人看起來是中產(chǎn)的家庭,為了一套學區(qū)房而感到“走投無路”,“心力交瘁”。

關(guān)于學區(qū)房,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有過這樣的回答:

與其拼學區(qū)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包括家庭的財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質(zhì)和質(zhì)量上。包括帶孩子做各種活動,開拓他的興趣,還包括保護他的興趣,比如帶孩子去遠足,做一些戶外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

可是劉校長的話,卻沒有讓父母們信服。

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會被一條魔咒所征服,那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也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當我們看到雙語幼兒園里,美國外教熱情的拉著孩子的手,唱著英語歌,鼓勵孩子們自由的談?wù)撟约旱南敕?,可能就真的不想讓孩子再跟著老家的老人輩念“小小子,坐門墩”了。

當我們看到素質(zhì)一流的名校名師曬出的有創(chuàng)意有思想的學生作品,就再也不能忍受孩子跟著普通話都不太好的老師做粗淺的練習冊了。

當我們看著大城市的孩子們,不僅學習好,還能歌善舞,會樂器會美術(shù),而且性格也更好時,就不太能笑著看我們自己的孩子守著《喜洋洋與灰太狼》看,還一直說要用平底鍋拍人了。

只要能對孩子好,能讓孩子不至于在以后的競爭中落敗,很多父母都會想,辛苦得再多一些,也是值得。

就像那位舉債買寶馬的父親說的:

“他如果只知道兩種生活,他就只能在這兩種生活里面選擇,但他如果知道十種生活,他就有十種選擇,他只有見多識廣,經(jīng)歷得足夠多,起點才會更高,他追求的境界也才會更高……我們不想讓他攀比,不想讓他當?shù)谝?,但也不想讓他落最后,中上水平就行?!?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候就是最單純的想法:我想給你我能力范圍內(nèi),最好的一切。

只不過有人把關(guān)鍵詞定位在“能力范圍內(nèi)”,而有人把關(guān)鍵詞定位在“最好的一切”。

但父母可能忽略了,處處想給孩子最好的,超越了家里的能力范圍,卻可能讓孩子因為更大的欲望難以滿足,而變得更為自卑。

學區(qū)房,能承擔得起當然是買了更好。不僅孩子可以去相對好一點的學校,房產(chǎn)如果升值,甚至可以小賺一筆。

興趣班,如果有時間有條件,當然去了更好。不僅孩子可以更好的滿足愛好,也可以提升綜合素質(zhì)。

但是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和條件,我們的孩子也未必會“輸在起跑線”上。小學中學上名校的孩子,未必清華北大。多才多藝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就會前途無憂。

在孩子童年中,比這些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孩子足夠多的愛和足夠高質(zhì)量的陪伴。

?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傳遞給他正能量

見過一個很叛逆的小姑娘,愛逃課愛打架,愛跟老師爭執(zhí),幾乎要被勸退。

后來聽女孩的老師說,女孩子其實挺可憐的。父母離異,跟著父親過。父親算是小有成績的商人,可是管教孩子方面太粗暴。

平實都在忙生意,很少管孩子,有什么事兒老師一找家長,回去他就打罵孩子,就覺得自己辛苦賺錢了,孩子不學好就是不對。

可是,孩子和父母,是應(yīng)該相互扶持相互依偎的親人。親人,就是好好說話,彼此關(guān)心。凡事先想到自己的辛苦,再對孩子橫加指責的家庭,即使買了學區(qū)房,進入了名校,對孩子也是不負責任的。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熱情,幫助孩子增長見識

曾經(jīng)看過俞敏洪先生的一次演講,他說自己母親不識字,但是母親覺得做莊稼人太苦了,想讓他做一個教書先生。所以從來不給他買任何玩具,就是買書。

四五歲時,給買連環(huán)畫,之后給買小兒書,再到六年級左右,給買《水滸傳》之類的名著。父母鼓勵他看書,讀書的時候,甚至可以逃避做家事。

俞敏洪說最初有逃避家務(wù)的想法,裝著看書,看著看著,卻真的看進去了。母親給他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huán)境。

現(xiàn)在說讀書的重要性有點老生常談了。但是真正能做到每天給孩子讀半小時繪本,或者跟孩子做1小時共讀的家庭,還是少之又少。

可是無論家庭是貧窮還是富有,給孩子讀書,讀好書,絕對是孩子通往高貴通往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

?教會孩子必要的規(guī)矩,讓孩子懂得如何做人處事

我愛人有位表哥,我們叫“秋哥”。小時候家境不好,很早就輟學了。之后從小買賣做起,如今有了自己的小車隊。在老家的縣城里,算是有口皆碑。

每一個開車的人,問問認不認識秋哥,多數(shù)人第一句話都會說“認識”,第二句話就會說“秋哥這人真好”。評價都是“爽快”、“仗義”、“熱情”、“實在”。

每個人的階層和境遇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想做一個成功的人,一個受歡迎的人,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和原則卻還是大同小異的。

有規(guī)矩,知感恩,樂觀積極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至于沒有朋友,處處碰壁。沒規(guī)矩,凡事耍心機利用他人的人,也最終會被疏遠。

教會孩子如何以禮待人,如何面對困境,甚至比教會孩子誦讀多少詩詞,掌握多少才藝更重要。

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他走最順遂的人生,希望他“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作為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我們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父母。

我們除了給孩子提供能力范圍內(nèi),相對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物質(zhì)條件,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從生活的點滴中滋養(yǎng)孩子。被愛和高質(zhì)量的陪伴澆灌的孩子,人生差不到哪里去。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