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親子> 家庭教育>媽媽為何不管怎么吼孩子,他還是與母親最親?原因不單是因為愛

媽媽為何不管怎么吼孩子,他還是與母親最親?原因不單是因為愛

2021年04月27日 11:55出處:親親寶貝網作者:親親寶貝網閱讀次數:91
標簽:親子關系
盡管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難免也會因為一些情緒而產生焦躁,由此便會產生怒吼孩子的行為,但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小家伙們卻仍舊會與媽媽保持親近。這是為什么?

原標題:媽媽為何不管怎么吼孩子,他還是與母親最親?原因不單是因為愛

帶娃不是一件容易事,而這項重任大多都落在了媽媽的身上,因此她們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那個人,也是孩子最親近的那個人。

不過,盡管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難免也會因為一些情緒而產生焦躁,由此便會產生怒吼孩子的行為,但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小家伙們卻仍舊會與媽媽保持親近。

那么為什么媽媽讓寶寶那么傷心,寶寶還會與母親感情那么好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僅是愛而已。

被寶媽吼完眼淚汪汪的小家伙,轉頭卻又像“豆包”一樣粘人

娜娜由于是遠嫁給老公的,自己的家人離婆家十分遠,平時有什么事也不能及時地幫上忙,現(xiàn)在有了孩子后就更不方便了。

婆婆的身體不太好,自己媽媽又離得遠,照顧孩子的重任只能落在自己身上,因此她不僅要做兼職還要照顧孩子,如果忙起來就會感到焦慮。

轉眼間寶寶也已經三歲了,逐漸長成了個大孩子,也開始懂事了,但偶爾也會產生惹媽媽生氣的舉動。

這天,小家伙不小心打碎了客廳的花瓶,娜娜發(fā)現(xiàn)后氣不打一處來,氣沖沖地吼了寶寶一通,但寶寶畢竟不是故意的,感到委屈的小家伙,眼淚汪汪的就往屋子里跑。

娜娜看著自家寶貝落淚的模樣還是很心疼的,但她也正好是在氣頭上,就想著平復一會后再去安慰孩子,但等她進了屋子后,孩子卻似乎并沒有被她的舉動嚇到,反倒像“豆包”一樣開始粘自己,讓她心都化了。

這個時候娜娜更加自責了,原來孩子這么愛自己,盡管自己對寶寶這么兇,寶寶也這么粘著自己,看來以后真得控制下情緒了。

媽媽為何不管再怎么吼孩子,他還是會與母親最親近呢?

不少家長都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情況,那就是雖然自己怒吼過孩子,但不一會之后孩子還是會不計前嫌的愛自己,這其實源于寶寶那種對媽媽特別的愛和依賴。

★對母親的依賴讓他們放棄記仇

孩子和母親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對母親的依賴也是最強烈的,他們感覺自己不能沒有母親,不然自己的生活便會有所缺失。

因此即便是母親吼自己,他們也固然會傷心,可源于那種對母親的依賴,他們會選擇性地不去記仇。

★內心對媽媽的愛意足以抵消他對媽媽的不滿

我們只了解自己多么愛孩子,卻不了解孩子有多么愛我們,在孩子的心里,媽媽就是他們的全部,那種愛是很強烈的,強烈到可以抵扣一切。

于是孩子心里縱然存在不滿,他們也會用對媽媽的愛意抵消掉這種負面情緒,由此看來,小家伙們不記仇的原因還是很暖心的。

★知道自己做錯了,沒有立場生氣

有的寶寶是很懂事且很有自知之明的,別看自己年齡不大,可知道自己事情做得對錯,當他們因為做錯而被媽媽責罵的時候,反而會想自己沒有立場生氣。

畢竟明明是自己做錯了,自己應該得到這種對待,媽媽也是為了自己好,我為什么還要去怪媽媽呢?接著寶寶就馬上調節(jié)好自己情緒,和媽媽依舊愉快地相處。

★對于脾氣暴躁的媽媽,孩子已經習以為常

其實孩子不記仇的原因也不單是因為愛。

有的媽媽天生脾氣就不好,或者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很多,導致經常發(fā)脾氣,這種狀態(tài)經常展現(xiàn)在孩子面前,使孩子已經逐漸習慣了。

所以即便是媽媽和自己發(fā)脾氣,他們也習以為常,認為這是媽媽的日常狀態(tài),不必太在意,于是一點情緒都沒有。

孩子雖然不記仇,但這種育兒方式卻并不適用

即便是孩子對媽媽或者爸爸的行為不記仇,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一如既往地去這樣對待孩子,畢竟“吼叫式育兒”對孩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例如說它有可能會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定陰影,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也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怯懦,更可能破壞親子關系。

對待子女,實行“正面管教”更有必要

對待我們的孩子,家長最好還是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不要反其道而行,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做好孩子的榜樣,有什么地方做錯了進行正確的指導。

本內容、圖片由用戶投稿,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