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行為> 行為習慣>孩子不合群該如何是好?

孩子不合群該如何是好?

2008年08月22日 14:15出處:大洋網(wǎng)--現(xiàn)代育兒報  作者:親親寶貝網(wǎng)閱讀次數(shù):1285
    案例   班里的一位新生剛來的時候天天哭鬧,現(xiàn)在雖然不哭了,但是就是不愿意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一個人獨來獨往。老師


    案例 

  班里的一位新生剛來的時候天天哭鬧,現(xiàn)在雖然不哭了,但是就是不愿意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一個人獨來獨往。老師叫小朋友們做操、跳舞時,其他小朋友都在參與,就他一個人站在一旁一動不動。他是不屑一顧還是不合群?他的爸爸媽媽也擔心這種情況,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像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怎么去適應(yīng)?

  解讀

  怕生: 有的孩子在進幼兒園之前在家里很少有小伙伴,特別是初入園的孩子,之前每天面對的都是自己的親人,突然進園面對眾多的小朋友有陌生感,一時難以適應(yīng)。

  優(yōu)越感: 有些幼兒家里條件優(yōu)越,到了幼兒園,自我感覺與眾不同,往往不高興與條件不如他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耍賴: 幼兒不肯參加集體活動,好多是態(tài)度問題。有些幼兒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耍賴,就鬧情緒了,不愿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
  嬌慣: 有些幼兒在家被嬌寵慣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我”為中心。他們在幼兒園,覺得沒有在家自由、舒適,于是對園里的生活沒有興趣,對其他小朋友也沒有感情。

  措施

  不合群,對于現(xiàn)在城市里高樓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來說已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了。那么,不合群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就像他母親所說的那樣不是個好孩子,長大以后沒用呢?當然不是絕對的。一方面,由于兒童成長的可塑性大,這種不合群的個性是可以改造的;另一方面,由于兒童成長的發(fā)展性,這種不合群的個性應(yīng)該及時予以糾正。

  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三四歲的孩子可以聽得進大人講的一些簡單的道理。因此,家長可以嘗試著和孩子進行一些說教式的溝通,談一些與小朋友交往的好處和樂趣,啟發(fā)他們?nèi)穗H交往。
  ●對那些有交往興趣,又羞于交往的孩子,家長可以自己和他們一起開展一些兒歌、舞蹈等活動,讓他們在知識技能方面有長人之處,這樣可以提高他們交往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欲望。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讓他們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飯、個人衛(wèi)生等,鍛煉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克服他們的依賴心理。
  ●和老師聯(lián)手進行糾正,老師多給予贊許、鼓勵,少些譴責、批評。并且老師還可以將那些性格內(nèi)向和外向的孩子進行交叉搭配組合,為他們的交往創(chuàng)造一個互補的環(huán)境。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