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時候開始關注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可以敞開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通過引導孩子了解繪本或者其他動畫片里任務的心理,教會孩子辨識情緒、觀察情緒、了解情緒。家長和孩子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的情感可以完全打開,家長也會看到孩子的情緒。當父母具備了看到孩子情緒的”慧眼“,也就可以給到孩子理解和表達的機會,從而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被看到、被接納、被理解。當孩子在交往時,也能看到別人的情緒。
父母幫助孩子去理解情緒,并學會表達情緒,充分給予了孩子感受情緒的機會和教育,這樣長大后的孩子就能懂得怎樣去理解他人的情緒。否則,不能表達情緒的孩子,沒有機會去感受情緒和被人理解情緒的孩子,長大后就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并且忽略別人的感受。
理解總是相互的,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其實都希望在人際的互動中能夠得到相互體諒和理解的感受。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也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一種素質(zhì)教育。
當父母不帶評判地和孩子討論感受,才讓孩子愿意打開心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問題或者困惑,我們應該允許孩子有恰當?shù)那榫w宣泄渠道,并幫助孩子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共同探討感受、了解情緒,思考解決和釋放情緒的方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