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手媽媽來說面對新生兒總是有很多無措,新生兒沒法語言表達自己,父母就只能通過寶寶的身體語言來讀懂,那么寶寶的身體語言該如何去讀懂呢?
對于很多新手媽媽來說,如何讀懂寶寶的語言,了解寶寶的意圖是困擾她們的最大難題。
每一位新手媽媽都想更好的了解寶寶,但是由于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缺乏語言能力,所以雙方根本無法交流,這使得媽媽們覺得帶寶寶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但是寶寶雖然不會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想法,但是卻會通過肢體來把自己的意圖傳遞給父母。
只要父母用心去體會,一定能夠準(zhǔn)確揣摩寶寶的意圖,從而和寶寶很好的交流,日后帶娃兒越來越輕松,沒有壓力。
01
寶寶會有哪些肢體語言呢?
咧開嘴大笑
這種肢體語言非常簡單明了,當(dāng)寶寶感覺到開心的時候,他們的嘴角會不由自主的上揚,激動的時候更是會手舞足蹈,兩只小手不斷的做拍手狀,以此來表達他們愉快的心情。
這時父母可以適當(dāng)和寶寶互動,用微笑或者親吻來回饋他們,讓寶寶感受到被關(guān)注。
吮吸手指
這代表著寶寶進入了口欲期,他們在用自己的嘴巴探索世界,吮吸手指對于寶寶的智力發(fā)育是有促進作用的,同時也是他們自我消遣的一種方式,代表著他們對現(xiàn)狀非常滿意,所以顯得很是開心。
如果寶寶的月齡比較小,那么對于這種行為父母不應(yīng)該制止,而是盡量給他們自由,讓寶寶去探索。
小臉通紅
如果寶寶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突然小臉通紅,甚至臉上的青筋都已經(jīng)暴露的非常明顯,那么就代表著寶寶想要拉粑粑,或者他們已經(jīng)在尿不濕里開始拉粑粑了,因為這是他們向父母傳遞的一種信號。
寶寶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唾液分泌量會逐漸增加,這時他們會有一些吐泡泡或者流口水的情況出現(xiàn)。
很多父母見到寶寶做這樣的行為都會大聲呵斥,因為這樣很不文明也不衛(wèi)生,但這其實是寶寶在暗示父母自己可以添加輔食了,希望父母能夠重視。
癟嘴
寶寶的這種行為其實和大孩子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當(dāng)他們對父母不滿時,就會做出癟嘴的行為來宣泄情緒。
比如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需要,或者是沒有太多的陪伴,這些都會讓寶寶覺得不開心,從而耍起了小脾氣。
眼神黯淡
寶寶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每天都會精力充沛,他們的眼神明亮,干凈清澈。
如果寶寶的眼神突然失去了光彩,那么很有可能是寶寶身體出現(xiàn)了不適,這時父母要引起注意,必要時帶寶寶及時就醫(yī)。
愛理不理
當(dāng)父母陪寶寶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寶寶對自己的回應(yīng)逐漸減少,甚至有的時候都不愿意搭理,那么很有可能這是寶寶累了困了的一種表現(xiàn)。
這時父母要停止和寶寶的玩耍,為寶寶營造安靜的入睡環(huán)境。
哭泣
寶寶的哭泣會傳遞出很多種意思,這時需要父母認真去解讀,了解寶寶到底為什么哭,這樣才能找出正確的應(yīng)對方法,安撫寶寶的情緒。
肚子餓了
當(dāng)寶寶感覺到肚子餓了想要喝奶時,他們會迫不及待的尋找媽媽,而且小嘴也會做出吮吸狀。
這時媽媽要及時喂養(yǎng)寶寶,以免他們因為饑餓而產(chǎn)生煩躁哭鬧不止,盡快解決寶寶的口糧問題。
肚子飽了
有的媽媽總是擔(dān)心寶寶吃不飽,會不斷的給寶寶喂奶,這時如果寶寶做出扭頭排斥,或者是推開奶瓶的行為,再加上他們整個人都處于非常放松的狀態(tài),那么就代表著寶寶已經(jīng)喝飽,媽媽可以暫時不用喂養(yǎng)。
睡覺踏實
寶寶在睡著之后,他們的呼吸節(jié)奏非常頻繁而且有規(guī)律,眼睛一直是緊緊閉著,整個人長時間保持著一個相對舒適的睡覺姿勢,這就代表他們睡的非常踏實,有著較高的睡眠質(zhì)量。
活動警覺
如果寶寶身體出現(xiàn)了很多小動作,對于外界的刺激時常會做出比較過激的反應(yīng),顯得特別警覺。
同時情緒的波動比較大,往往會處于相對煩躁和暴躁的狀態(tài),那么說明他們對外界比較警覺,有著一定的警惕意識。
此時寶寶的狀態(tài)是非常好的,他們對四周警惕性很高,保持著高度清醒的頭腦,而且注意力非常集中。
如果父母選擇此時和寶寶進行互動,相信一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親子感情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
其實寶寶的肢體語言還有很多,只要父母平時用心觀察,自然會對其了如指掌,這樣就能更好的走進寶寶內(nèi)心,陪伴寶寶一起快樂成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