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繪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睡前故事成語故事書籍
  • 老淚縱橫成語故事
    老淚縱橫成語故事

    公元757年,杜甫得到唐肅宗的許可回家探親,在回家途中親眼看到安史之亂所造成的種種慘境。鄰居問他戰(zhàn)爭何時才能結(jié)束,并訴說家鄉(xiāng)的苦難:地沒有耕種,孩子們被逼去打仗……說到傷心處,鄉(xiāng)親們老淚縱橫,杜甫只好仰天長嘆。 【解釋】縱橫:交錯。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 楚弓遺影的成語故事
    楚弓遺影的成語故事

    晉朝河南人樂廣十分好客,見一朋友好久不來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會他,朋友說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來后就生病。樂廣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來是掛在墻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聞知后就病愈。 【解釋】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懼心理。

  • 才占八斗成語故事
    才占八斗成語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為陳王,死后謚名謚思,所以又稱陳思王。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植從小就很聰明,才思敏捷,文詞富麗,曹操很喜歡他。曹操在世的時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優(yōu)游的,那時他寫的文章和詩歌,比較華美;但當29歲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斷受到打擊;到他侄兒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擊就更加多了。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壓抑,生活相當苦悶,因此,這一時期他寫的詩歌,能暴露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現(xiàn)他對統(tǒng)治者的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后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從現(xiàn)實意義來說,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創(chuàng)作,包括賦頌詩銘和論文,留下的雖然不多,但是舊時作家對他都有很高評價。例如南朝梁代的詩評家鐘嶸,在他的《詩品》中寫道:曹植的詩

  • 姑妄言之的故事
    姑妄言之的故事

    宋代文學家蘇軾早年在杭州做官,因?qū)懺娭S刺朝政,得罪了皇帝,被貶到黃州。晚年又再次被貶到海南儋州。蘇軾到儋州后,因偏遠荒涼,常讀書寫作,邀請朋友“姑妄言之”講笑話,晚年寫笑話集《艾子》。 【解釋】姑且隨便說說,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 懸榻留賓的故事
    懸榻留賓的故事

    東漢時期,陳蕃擔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歡留造訪的客人過夜,唯獨對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館內(nèi)特為徐稚設(shè)了一張床,徐稚來時放下就可以用,走后就將床吊起來,可見他們的友誼有多深。 【釋義】榻:狹長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懸起的床放下來,留客人住下。比喻對客人以禮相待,格外尊敬。

  • 后患無窮的成語故事
    后患無窮的成語故事

    漢獻帝建安元年,徐州牧劉備受到袁術(shù)的攻擊就只身投靠曹操。曹操表面上重用劉備,讓劉備招兵買馬到徐州去攻打袁紹。謀士郭嘉聽說放走了劉備,肯定會后患無窮。曹操立即意識到這一點,就帶兵攻打徐州,劉備趕緊投靠了袁紹。 【釋義】以后的禍害沒有個完。

  • 中華成語故事歸馬放牛
    中華成語故事歸馬放牛

    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周武王率領(lǐng)大軍把商都包圍起來,商紂王登上鹿臺放火自殺。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讓士兵回家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把征用的牛馬全部退還,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日子。 【釋義】把作戰(zhàn)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zhàn)爭結(jié)束,不再用兵。

  • 更進一竿成語故事
    更進一竿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jīng),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guān)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釋義】更:再,又;竿:竹竿。又前進了一步。

  • 成語故事玉汝于成
    成語故事玉汝于成

    北宋時期,著名哲學家張載從小研究兵法,經(jīng)范仲淹指點改研究《中庸》和《周易》。公元1069年,他辭職回老家橫渠鎮(zhèn)潛心苦讀,經(jīng)常思考問題而廢寢忘食。著作有《正蒙》。他在書房寫上《西銘》:“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 【釋義】汝:你。玉汝:像愛惜玉一樣愛護、幫助你。愛你如玉,幫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艱難困苦條件下。

  • 心悅誠服的故事
    心悅誠服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孟子到各地去游說他的仁道,有人說靠武力照樣可以稱霸,根本用不上講仁道。孟子說:“靠武力稱霸必須要以國富民強為基礎(chǔ),是武力壓服而非心悅誠服,而以仁道稱霸,則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使國力強大?!薄? 心悅誠服的意思是: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 舍己從人的故事
    舍己從人的故事

    我國古代圣王之一的舜,他十分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孟子認為舜比禹更偉大,他能善與人同,舍己從人,與人為善。他曾在歷山耕過田,在河濱燒過窯,又在雷澤捕過魚。他做過農(nóng)民、陶工、漁夫,十分虛心地吸收別人的長處來提高自己。 【解釋】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 恨鐵不成鋼的成語故事
    恨鐵不成鋼的成語故事

    賈寶玉因丟失通靈寶玉而生病,賈母與王熙鳳商量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來沖喜,這樣來挽救寶玉的生命。剛好此時賈政放了外任,賈母命他定奪。賈政也想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早日康復,成家立業(yè)好繼承祖業(yè),也同意立即就辦喜事。 恨鐵不成鋼的意思是: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 感恩圖報成語故事
    感恩圖報成語故事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lǐng)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笨上]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编嵍ü宦?,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劃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笔鞘裁礃拥拇瑯敲磪柡ρ?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蔽樽?/p>

  • 尺二秀才成語故事
    尺二秀才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誠齋先生楊公參加湖南漕試監(jiān)考時,他的同事有取《易經(jīng)》義為魁。誠齋先生看到卷面上把“盡”寫成“盡”,就想擯斥更改。考官是上癢人,不允許他改。誠齋先生笑著說:“明日揭榜,將會取得個尺二秀才,我們的臉面往哪里擱?” 【釋義】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 桂林一枝的故事
    桂林一枝的故事

    晉朝時期,晉武帝在各地大肆選拔人才,郤詵被選中,后來升為雍州刺史。武帝在東堂巡游時接見了郤詵,問他自己感覺如何。郤詵回答說:“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解釋】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為晉時郤詵的自謙語。后稱譽人才學出眾。

  • 虎踞龍盤的成語故事
    虎踞龍盤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lián)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yè)去游說孫權(quán)。諸葛亮到了建業(yè),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huán)繞建業(yè),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釋義】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 固若金湯的成語故事
    固若金湯的成語故事

    秦末陳勝起義軍沖擊秦王朝的統(tǒng)治,陳勝的部將武臣率軍攻打越地范陽,蒯通去拜會并勸說范陽縣令徐公,徐公放棄守城。蒯通就去拜會武臣,勸武臣妥善安置徐公,這樣別的負隅頑抗的固若金湯的城池的守備也會投降,武臣同意他的意見。 【釋義】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 丑態(tài)畢露的故事
    丑態(tài)畢露的故事

    賈璉的女兒生病,他離開王熙鳳獨居寂寞難奈,突然想起酒頭廚子多官的媳婦美貌無比、生性輕浮、拈花惹草,就打發(fā)小廝去與那娘子一說,她也傾心于賈璉,于是賈璉就去相會,兩人像干柴烈火一般熱烈地做愛,那媳婦越浪,賈璉越丑態(tài)畢露。 【釋義】畢:完全。丑惡的形態(tài)徹底暴露。

  • 壺漿塞道成語故事
    壺漿塞道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燕國相國子之暴政,大將子被、太子平率兵討伐,國內(nèi)大亂。齊宣王趁機出兵攻打燕國并控制大部分領(lǐng)土,燕國老百姓用簞送吃的,用壺裝喝的歡迎齊軍,齊宣王想侵吞了燕國咨詢孟子,孟子說:“你會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 【釋義】壺漿:以壺盛著酒漿;塞道:擠滿道路。形容群眾歡迎自己所擁護的軍隊的場面。

  • 豺狼當?shù)莱烧Z故事
    豺狼當?shù)莱烧Z故事

    【釋義】當:正在。豺狼橫在路中央。比喻壞人當權(quán)得勢。 東漢時候,順帝劉保在一幫宦官的擁戴下登上皇位,當時他才十一歲,實權(quán)掌握在宦官們手里。十八歲那年,順帝立貴人梁氏為皇后,梁家的勢力就大起來。梁皇后父親梁商當上執(zhí)金吾,掌管京城治安督巡,不久又升為大將軍。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依仗皇親國舅的捐牌,橫行朝野,欺壓群臣百姓。一次,洛陽令呂放稍微流露對他不滿,便被刺殺,并因此誅殺一百多人。 梁商死后,梁冀當上大將軍,他弟弟梁不疑做了河南府尹。這樣,梁家兄弟與宦官勢力勾結(jié)一起,狼狽為奸,無惡不作。地方州府縣衙,也遍是貪官污吏。老百姓被逼無奈,紛紛舉旗造反,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朝廷。 順帝急找群臣商量對策,有人提議派人下去清查地方官吏,表揚好的,懲辦壞的,就能平息民憤。順帝就派張綱等八大臣分赴各地考察。 光祿大夫張綱為人正直,對官場中的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