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不僅需要正確還需要速度??谒慵寄艿男纬?,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訓練能做到的。堅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訓練的密度有著關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來就是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鞏固學生對口算方法的熟練掌握程度。每天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口算的練習,持之以恒,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計算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小學生的思維屬于具體思維,需要靠具體的事物來支撐。把計算與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例聯(lián)系起來,更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更易理解計算的意義。如教學退位減法時,計算100-76等于多少,我運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去計算,一個學生拿著100元去商店買一個玩具,這個玩具的價錢是76元,應找回多少元?他們就來了興趣,心里想:如果我自己去買,那商店服務員應找多少。他們積極開動他們的思維,如果找34元,對不對呢?有些同學就發(fā)現(xiàn)76+34=110。
僅僅只是熟記各種題型的計算規(guī)則還遠遠不夠,因為規(guī)則只是文字性的概述,同學們需要把這些概念正確的運用到計算題型之中,才能起到增分的作用。
很多孩子在計算的時候丟分,是因為平日里對題型的總結(jié)和分析不夠,拿到一道陌生的題型之后,老師講解了答案和步驟就完事了,很少有學生將此做一個重要標記,在復習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殊不知,這些題型的總結(jié)和分析都是自己今后從容應對各種運算的重要保證。當然,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yè)的時候,也不要只在意答案的對錯,更應該細心一點看孩子出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孩子第一次接觸類似的題型,家長在輔導的時候一定要多些耐心,教會孩子計算的思路和計算的正確步驟是什么。
有些家長在孩子計算能力培養(yǎng)方面,首先想到的就是題海戰(zhàn)術。短時間里讓孩子完成很多道題目,孩子一旦慌張,計算題的準確性就得不到保證。
前期,尤其是年級比較低的小學生,家長在輔導的時候一定不要過分的在意速度而忽視了質(zhì)量。給孩子充足的時間,一道題目一道題目的認真計算,必要的時候用其他方法驗算一遍,比如,加法豎式計算可以用減法驗算等。先把質(zhì)量保證了,我們再慢慢的去強調(diào)孩子做題的速度,這些都有一個過程,家長切勿急功近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