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科普知識大全

幼兒科普知識大全    第71集    苗族風俗文化

標簽: 兒童百科知識啟蒙教育

簡介:
苗族是中華56個民族之一,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qū),有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民族文化。想不想多了解關(guān)于苗族的知識呢?聰明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幼兒科普小知識看看吧!要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喲!
苗族的風俗文化:
生活習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將油炸后的爆花米,摻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興,不喝,則視為瞧不起主人。有的還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鰍(晰蜴,統(tǒng)稱四腳蛇)。將處理后的山泥鰍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壇子內(nèi),用來招待貴客。3.吃青菜。農(nóng)歷過年喜歡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穿戴:苗族的服飾因地區(qū)不同而有差異。男,一般老人穿無領(lǐng)斜扣大襟衣,束腰帶,穿褲腳,打綁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開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產(chǎn)的"家機斑衣",婦女服飾另具風格,上身穿無領(lǐng)鑲邊繡花衣,綴欄插花瓣與其間,下身著鑲邊、繡花或數(shù)紗寬腳褲。引人注目的女頭帕,一般有一丈多長,顏色是青、藍兩種,黑色相間襯花格子有的包絲帕。
住:1.吊腳樓,吊腳一般2-3屋,飛檐翹角,并有走廊圍白木質(zhì)欄桿,欄桿雕有各種圖案。吊腳下層用來貯藏糧食,存放農(nóng)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豬及廁所等。上層為人居住。2.火爐,形狀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圍用木板蓋好,四周用磚、石砌好,中間圍成正方形火塘,用來燒火做飯,周圍下層為空間,用以關(guān)雞、鴨。天冷時,主、客人都坐在火爐上,說笑、談?wù)摷沂潞托菹??;馉t上吊有一個不同形狀的木架,將種子、茶葉簍、草鞋等掛在上面。
節(jié)日、宗教信仰
節(jié)日,除了漢族的節(jié)日外,苗族還有以下節(jié)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對歌戀愛。
2.四月初八吃烏飯,紀念楊再思,也有傳說是紀念要一妹烏飯用樹葉煮成,要提前將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烏飯;近處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給她們送去。此俗僅限于楊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掛紙、燒香。一般都將家譜曬一次。
4.十月初二過"小年",要殺老鼠吃。
信仰:1.敬奉楊公再思。過去,鄉(xiāng)境內(nèi)有飛山廟16座。每年秋天舉行盛大的慶廟活動。唱幾天幾晚人戲,其中"扛華山"和"打求財"等是每次必唱的節(jié)目,主要內(nèi)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慶廟期間,要擺豬首、裝香、燒紙。2.過去祭祖要殺牛,以自然寨子為整體,舉行殺牛儀式,牛內(nèi)臟用來祭祖先然后每人帶一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傳說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適合年齡:
三歲以上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

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