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詠鵝》是開始學(xué)習(xí)古詩的首選之作,是初唐詩人駱賓王于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那么七歲的駱賓王寫這首詩時的心境是怎么樣的,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就一起來詠鵝賞析視頻看看吧!
詠鵝古詩原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古詩賞析:
詩的第一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復(fù)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態(tài),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著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群到水中悠然自得
游泳的情形。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著重從色彩方面來鋪敘鵝群戲水的情況。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dāng)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艷麗,這也是當(dāng)句對。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這樣,回環(huán)往復(fù),都是對仗,其妙無窮。
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案 弊终f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動不動?!皳堋弊謩t說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劃水,以致掀起了水波。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一種變化美。
適合年齡:
三歲以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