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百科>學齡前>兒童護理>感統(tǒng)失調

感統(tǒng)失調

感統(tǒng)失調

感統(tǒng)失調

感統(tǒng)失調很多家長不是非常了解雖然這并不算是一種病,但是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究竟什么是感統(tǒng)失調呢?應該如何避免讓孩子感統(tǒng)失調呢?

感統(tǒng)失調的定義

感統(tǒng)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很輕微的障礙”,通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tǒng)失調并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癥。

感統(tǒng)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出現(xiàn)了障礙,使得許多優(yōu)秀的方面表現(xiàn)不出來。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tǒng)失調的現(xiàn)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后卻很一般了。

造成感統(tǒng)失調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2、因早產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3、因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二、環(huán)境及人為的原因(后天性的)

1、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范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輔導少而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后,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4、父母或保姆不準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臟,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5、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6、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兒童自由活動時間太少造成精神上的傷害,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等等。

相關文章

感統(tǒng)失調常見的問題

一、觸覺問題:

1、躲避接觸,固執(zhí)于某些物件要時刻抱著才有安全感,不愛玩身體接觸的游戲,嫌棄某些質地的衣物。

2、討厭被觸摸、討厭理發(fā)、洗澡、刷牙,不喜歡繪畫、沙土、泥工等手工作業(yè)。

3、愛打架、愛發(fā)脾氣、動手打人,對非惡意的身體接觸反應激烈。

二、前庭感覺功能問題:

1、特別愛玩旋轉的凳椅或游樂設施,而不會暈。

2、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而不暈不累。

3、雖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門墻。

4、行動、吃飯、敲鼓、畫畫時雙手協(xié)調不良,常忘了另一邊。

5、手腳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時仍顯得笨重。

6、俯臥地板和床上時頭、頸、胸無法抬高。

7、爬上爬下,跑進跑出,不聽勸阻。

8、不安地亂動,東摸西扯,不聽勸阻,處罰無效。

9、喜歡惹人,搗蛋,惡作劇。

10、經常自言自語,重復別人的話,并且喜歡背誦廣告語言。

11、表面左撇子,其實左右手都用,而且無固定使用哪支手。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13、對陌生地方的電梯或樓梯不敢坐或動作緩慢。

14、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huán)境。

三、本體感覺功能問題:

1、書寫速度慢,字跡不規(guī)則,書寫時往往過分用勁。

2、在學習和其它活動中,順序性和時間意識差。

3、容易因為非智力因素引起學習不良,完成簡單動作常常遭遇失敗,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難容易沮喪,依賴性強。

4、學習系鞋帶、扣鈕扣等精細動作困難,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技能差,動作笨拙,不喜歡翻跟頭,不善于玩積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環(huán)境容易迷失方向。

感統(tǒng)失調的表現(xiàn)

感統(tǒng)全稱感覺統(tǒng)合失調,感覺統(tǒng)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tǒng)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現(xiàn)為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沖突,調皮任性,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還可能出現(xiàn)語言發(fā)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說話遲。

2、視覺感不良:

表現(xiàn)是無法流利的閱讀,經常出現(xiàn)跳讀或漏讀,多字少字。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3、觸覺過分敏感:

表現(xiàn)為緊張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壞境,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4、聽覺感不良:

表現(xiàn)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yè)等。

5、本體感失調:

表現(xiàn)為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語言表現(xiàn)能力極差。

6、動作協(xié)調不良:

表現(xiàn)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經常出現(xiàn)摔傷,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汽車跳繩和排球。手工能力差、精細動作差等。

感統(tǒng)失調的訓練方法

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感覺統(tǒng)合訓練館,那么在家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

1、爬行

七八個月大時,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爬行,通過不斷努力地抬頭、仰脖子,來鍛煉前庭覺,向前爬行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能夠提高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視聽能力。

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多爬行,例如媽媽躺在地上,讓孩子慢慢爬上媽媽的身體;或者媽媽手腳著地彎成拱形,吸引寶寶從底下爬過去。

對于一些本身不愛爬行的寶寶,家長可以采取一些誘導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她)的兩條腿慢慢向后拖,并在孩子眼前放上色彩鮮艷或者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導他(她)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2、喚醒觸覺皮

見到陌生人就哭、抵觸新環(huán)境的孩子往往屬于觸覺過分敏感,家長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來喚醒孩子的觸覺皮膚,以緩和這種敏感的狀況,如利用吹風機,調到微風擋緩緩吹孩子的皮膚;用軟刷子輕刷孩子的身體、或者拿梳子輕輕敲擊皮膚等。

如何預防兒童感統(tǒng)失調

在家中可進行的活動,多和孩子親近,一起玩,一起遊戲,不但增近親子關系,還可幫助孩子有均衡的發(fā)展,減少問題的發(fā)生。

一、室內活動:

1.利用搖籃,或抱著嬰兒,輕輕搖晃。

2.經常讓嬰兒有趴著、抬起頭的機會。

3.多抱抱孩子、愛撫他的身體四肢。

4.利用換尿布的時候,幫他手腳做作屈伸的運動。

5.揹他,練習平衡。

6.給予爬行、鉆洞等探索的機會,鍛煉腰和手的力量。

7.和他玩撓癢的遊戲。

8.洗澡后用毛巾擦干時多摩擦身體一會。

9.用大毛巾或床單把他包在裡面,爸媽各拉一頭,再左右輕搖動。

10.陪他玩積木。

二、戶外活動

1.玩水、玩沙。

2.在草地、或較柔軟的PU跑道上跑、跳、滾、翻筋斗、玩球。

3.蕩秋千、翹翹板、旋轉地球、攀爬架、平衡木、滑梯、球池等。

4.騎三輪腳踏車。

5.多爬樓梯,少乘電梯。

上述活動可促進兒童神經肌肉和骨骼的成長外,還能增加肌肉關節(jié)的運動覺,建立自我身體的形象,和認識生活的環(huán)境。

相關百科推薦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

熱門文章推薦

  • 懷孕21周

    懷孕二十一周,恭喜各位媽媽,艱辛的懷孕過程已經過去一半了。懷孕第21周時,胎兒發(fā)育的更加完善了,媽媽們這時候孕期保健要做好,對日后的生產有很大幫助。這一周的營養(yǎng)也同樣很重要。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懷孕21周胎兒的發(fā)育情況、懷孕21周孕婦的身體變化、懷孕21周準爸爸注意事項、

  • 寶寶1歲2月

    寶寶1歲2個月一般開始學走路,可以扶著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來了,雖然走得不穩(wěn),爸媽不要急哦,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愿意開口說話,但是可以有意的聽懂爸爸媽媽的一些詞了,仔細觀察寶寶的成長變化,心里別提多開心呢。

  • 手腳冰涼

     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現(xiàn)手腳冰涼的癥狀,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那么手腳冰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